“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受晴空降温高湿影响,明后天早晨我市有大雾,提醒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注意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晚7时,临汾市气象台的戴有学像往常一样熟练打开微信,把提前编辑好的服务信息连同天气预报一起转发至朋友圈和微信工作群。“每天都能看到这样富有诗意又贴合时宜的天气提醒,真的太贴心了!”临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范利斌看到这些提醒信息,第一时间为他点赞。
11月5日是戴有学退休的日子,按照惯例,这一天气象台首席岗不需要排班,但戴有学仍坚持值守到工作的最后一刻。
作为临汾市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气象台台长,从1987年迈出兰州大学校门进入气象台的那一刻起,戴有学就融入了临汾市的这片天空。“预报员也是‘医生’,只不过诊断的对象是天气。我们这群人要时刻打起百倍精神,为‘老天爷’把脉。”他与同事调侃。
“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局地性强,单站雨量可能突破100mm,加上前期干旱,很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8月7日19时左右,正在值班的戴有学紧盯雷达回波图,指导预报员制作《气象信息快报》,第一时间把最新天气预报预警发送到党委政府和涉汛部门,为各地防灾减灾救灾争取了“提前量”。
这只是戴有学众多工作之一。38年来,无论是防汛一线,还是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全程,戴有学始终冲在最前面,和他的团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践行气象部门“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从当上天气预报员那天起,戴有学就立志“要走在风雨的前面。”于是,他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对临汾市气象灾害、次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以及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和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上,建立了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型和物理量指标,多次成功地预报出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过程。
参加工作以来,他主持参加完成了32项课题研究,20项成果获奖。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特别是,主持完成的《临汾西部山区主要果品气候生态品质认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了隰县玉露香梨和吉县苹果气候生态品质认证技术体系和其(手机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其气候生态品质认证业务化,提高了果农经济效益。
“天气预报虽达不到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我们一定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积累预报经验,靠经验来弥补预报的不确定性。”戴有学总是这样和年轻预报员说。他时常将自己多年的预报经验传授给青年预报员,不断提高气象台的整体预报水平。“戴总在台里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做预报、搞科研、抓管理,样样都做得出色。”市气象台副台长贾翔宇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回想38年的工作经历,戴有学感慨万千:“坚守工作岗位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承诺,哪怕是最后一刻,也要认真负责,站好最后一班岗!”
王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