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制定出台《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开展执法检查,对照法规条文和法律责任落实情况,查找短板不足,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有序发展,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老有所养。
相关负责人介绍,检查组先后赴大同、临汾、晋中、长治、运城、晋城等市,实地检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等,同时委托其他市同步开展检查,实现全省11个市全覆盖。
“老有所养”更有保障
“条例实施以来,全省养老服务工作现状如何?”“群众期盼是什么?”执法检查组紧扣法律责任落实,深入公办、公建、民营等养老机构,采取蹲点式调研、案例剖析、随机抽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情况。
省政府连续4年将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列入民生实事、构建省级“康养山西”智慧平台、实施养老从业人员入职奖励制度……2023年条例颁布实施后,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原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探索制度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加强。
2023年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中反映的各类问题,省政府高度重视,细化分解任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兑现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全省建成具有示范性、引领性、支撑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骨干网点240个,带动全省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在县级层面大力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在乡镇层面新建或改造100个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3000个农村日间照料助餐服务站点,推进农村日间照料中心长效运营。
9月24日,执法检查组来到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梁家圪塔村的“幸福小院”,老人们聚在一起,拉家常、下象棋、打台球……“幸福小院”的建立,为该村留守老人提供了设施完善的养老场所,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及精神状态。
执法检查组发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省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仍存在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落实不够到位、养老机构利用率入住率偏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从业人员短缺等问题,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养老服务更加贴心
“报告首先讲了去年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突出了问题导向,体现了执法检查就是推动解决问题。”“报告提出的努力方向很明确,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11月21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关于检查《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在条件、人员、经费不足等困难面前,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全省现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445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178个,床位1.2万张。全省利用农村闲置学校、村委会等设施,建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159个,惠及农村40多万留守、空巢老人。
与此同时,将60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等老年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从2023年1月1日起,把10.9万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至9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0元。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和省级层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就我省而言,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老年抚养比增长较快,养老需求大,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解决养老服务难题。要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等方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解决好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作出人大贡献。
齐抓共管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和彩票公益金、政府债券等多渠道资金,积极支持我省养老事业发展;围绕城市提质升级、农村补齐短板目标,优化整合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方式,通过推动“养中有医、医中有养、两院一体、医养签约”等形式,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机制,加快构建覆盖机构、社区、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格局;稳步推进长护险制度全覆盖。
分组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徐钧委员建议,要鼓励支持基层居民服务机构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照顾;对社区卫生站、卫生服务中心增加预算、加大投入,对有基础病的老人进行医疗照顾。
朱继尧委员建议,加大对日间照料中心的投入力度,保证其正常运行。坚持医养结合,可依托镇卫生院,建设医疗和康养结合的医养院,把医疗和养老服务统一起来,实现农村医疗看病和养老护理一体化。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并做好兜底工作、加强监管;要重视发展银发经济,以发展产业的思路带动养老。”贾世庆委员说。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连续两年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目的不仅是全面了解条例实施情况,更在于深入查找、督促解决问题。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强化跟踪督办,加强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聚法治之力、解民生难题,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