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以下简称“太原分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融入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重大战略、面向实体经济、面向社会民生,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推动兴业银行与山西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落实,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兴业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是重要助推器。
山西某企业从事通信技术服务,拥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软件著作权证书56项,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轻资产”的特性让企业难以满足传统信贷要求,申请贷款多次碰壁。太原分行运用兴业银行推出的“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从发明专利、科研团队、技术优势等多个维度考察企业,对其科技创新实力精准画像评级,并给予5000万元的授信支持,让“技术流”变成实实在在的“资金流”,为企业创新发展播下了“及时雨”。
“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是兴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破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一招,着重考察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科研团队实力、科技资质、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科技创新能力,使用打分卡模型量化评估,替代传统的财务报表、有形资产、增信手段等评价方式,使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实现了“信用化”。
依托“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太原分行在服务山西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太原分行累计为全省2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企业发放“技术流”贷款超过218亿元。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对于当前山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极为重要。太原分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持续跟进“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及时发现科技创新卡点堵点,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加大企业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保障,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山西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做好绿色金融
助推能源革命守护绿水青山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重大使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兴业银行的“绿色银行”特色与山西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实践高度契合,同时也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太原分行优化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丰富绿色金融服务内涵,扩大金融场景生态外延,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山西建设。
做好“绿色融资”服务。太原分行持续加大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以及水、气、土、能、交等减碳关键领域的授信支持,助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太原分行相继落地了山西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排污权质押贷款、绿票通业务、“碳减排挂钩”光伏项目贷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污水处理量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不断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和绿色资产交易模式,为山西绿色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制造业领域,太原分行今年落地了省内设备更新领域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为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提供融资3亿元,创新引用“碳排放强度挂钩”模式,将贷款利率与企业年度碳排放强度挂钩,激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及高效节能设备。截至2024年10月末,太原分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420.05亿元,较年初增长89.27亿元,增幅26.99%,其中绿色贷款余额225.44亿元,较年初增长43.63亿元,增幅近24%。
做好“绿色融智”服务。太原分行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深度参与绿色金融专题调研及政策制定。2022年,太原分行与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战略合作,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服务。太原分行还与长治市有关单位签署《气候投融资试点战略合作协议》等,协助建立“双碳”管理平台,为企业碳账户提供“碳交易”金融服务,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多专业方案。
做好普惠金融
激活“小生意”润泽“小日子”
普惠金融是银行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太原分行在提高可得性、覆盖面和精准性上落笔着墨,着力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金融特派员”是太原分行实施的一项普惠金融特色工作制度。近年来,全行通过选拔业务骨干担任金融特派员,为政府和企业送政策、送产品,搭建起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群众之间的桥梁,打通了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而今,太原分行金融特派员活跃在企业一线,入园入企,问需于企,以精准服务解小微企业远忧近虑,秉专业态度伴企步步成长。
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太原分行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贷款可得性,不断开发“业务蓝海”。依托数字化技术,太原分行创新运用“智能耳标+物联网网关监测”方式,将活体生物资产信用化、可监控,解决了畜牧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为省内多家养殖业龙头企业提供奶牛、肉牛质押融资业务,让“活体牛”变为“资产牛”。太原分行还搭建“兴业普惠”系统平台,通过“快担贷”“快押贷”“快易贷”“兴优贷”等线上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服务,极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当前,太原分行构建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形成了具有兴业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截至2024年10月末,已为2576户普惠小微客户提供贷款支持,普惠金融融资余额79.89亿元,较年初新增9.21亿元,增幅13.03%,经营主体喜获普惠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做好养老金融
与三晋父老共享安愉人生
养老金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从“夕阳事业”中孕育出的“朝阳产业”。兴业银行作为国内养老金融先行者,2012年率先推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安愉人生”。面对山西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太原分行深刻认识到养老金融的战略意义,积极推进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着力构建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在内的养老金融综合化服务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太原分行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从“账户”到“产品”,再到“规划”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目前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4.53万户。
强化智库赋能,加大金融供给。太原分行紧跟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布局,提供差异化授信政策,建立审批绿色通道,为全省养老产业上下游企业客户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着力打造“兴业养老”金融服务品牌。
跳出金融做金融,拓展场景生态。太原分行推进网点适老化建设,依托全省75家营业网点打造养老服务站、“兴公益”惠民驿站,为老年客户提供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并常态化开展“银龄活动”“敬老帮扶”“公益课堂”等不同主题类安愉人生俱乐部活动。同时针对老年客户推出专属手机银行“安愉版”,助力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太原分行主动融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秉持“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切实履行使命担当,为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提交更加精彩的兴业答卷。
做好数字金融
打造数字化转型“兴业样本”
数字金融是银行业“智”胜未来的关键,是金融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科技驱动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大战略。太原分行按照总行部署,主动拥抱金融科技,以创新驱动发展,致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体系。
山西某大型煤炭集团在搭建“数字驾驶舱平台”中,提出了相关个性化需求。太原分行发挥兴业技术优势,快速响应,总分支三级联动,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完成了系统个性化改造,通过电子账簿功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金融+科技+场景”的完美结合。该平台上线一年,交易量已突破千亿元。截至2024年11月末,太原分行企金场景生态项目累计达245个,覆盖客户1018户。太原分行通过金融生态场景建设创造了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突破。
从“网点兴业”到“数字兴业”。太原分行锚定“构建链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愿景,遵循“企业级、标准化”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数字产品服务、数字运营管理、数字合规风控等数字经营能力,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真正让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单一服务”到“百变场景”。太原分行结合山西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两大方向,积极建平台、搭场景、扩生态,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切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
“五篇大文章”深深扎根于实体经济,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太原分行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兴业答卷,探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者系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