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趟以“红色太行”为主题的旅游列车从太原驶出,开往革命老区长治市武乡县。通过唱革命歌曲、讲红色故事、党史答题等活动,游客们在旅途“移动课堂”上接受了一次难忘的红色教育。
奔驰的列车把人们带回烽火岁月中:红军东征、长城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战……革命先烈和三晋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红色的太行精神。
山西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2024年,省文物局以规划为纲、价值为魂、创新为翼、融合为桥,通过高质量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使红色文物“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强化规划引领,筑牢保护基石
规划是行动的指南针。为此,我省持续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三次召开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编制推进会,汇聚了来自相关省份的170余条真知灼见,并将其融入规划之中。同时,实地调研成为规划编制的坚实支撑,先后深入河南林州等地,实地考察革命文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为规划文本的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晋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编制工作稳步前行,从项目招标到调研座谈,从实地踏勘到资源整理,每一步都扎实有序。与河北省文物局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晋察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的修改完善。如今,晋冀豫、晋察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已初见成效,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集中连片保护是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策略。省文物局聚焦灵丘、左权、武乡、黎城等革命文物富集区,特别是将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1+4”片区作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核心,通过项目储备和资金支持,不仅提升了革命旧址的整体风貌,更为革命文物的长久保护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为强化基础管理,省文物局与省自然资源厅携手,划定了20处省级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革命文物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产权信息的摸底调查也为后续的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省检察院联合发布的会议纪要,更是为革命文物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机制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展示效果
创新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生命力所在。我省积极探索数字化展示新路径和文旅融合新模式,让革命文物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红军东征革命文物展示网上平台的发布是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的一大亮点。该平台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手段,将革命文物的物质形态与数字形态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举办了山西革命英烈展,整体展现全省91位英烈人物和4个英雄群体的事迹;而“红色见证——革命文物故事系列短视频”的推出,更是让革命文物以短视频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新阵地。
除了数字化展示外,省文物局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展览。他们联合多方力量推出了“和合中华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巡展等活动,在新疆等地成功举办并赢得了广泛赞誉。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山西革命文物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同时,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还以项目为牵引,对多个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的展陈内容进行了提升改造。高君宇故居、赵树理旧居纪念馆、徐向前故居等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方案审核工作已完成,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的陈列布展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这些工作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的展示效果,也增强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文化获得感。
多领域联合是革命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探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革命文物处与多个部门联合发起了“共和国印记”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收集见证物、推荐宣讲员等方式,以实际行动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这些活动不仅让革命文物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了展示和利用,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深挖价值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我省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多重价值,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协同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物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第一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它将成为红色资源研究的高地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智慧库,为革命文化的学术交流和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广阔平台。
与太原理工大学的合作,则是革命文物研究的又一创新实践。双方共同致力于红色报刊文献中山西革命文物和事件的整理研究,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报刊,不仅丰富了革命旧址的陈列内容,也提升了红色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让革命历史更加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红色标语是革命时期的精神旗帜。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完成了红色标语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高清图像的形式记录了全省1087条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这些标语不仅见证了革命历程,也反映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和信仰追求。通过研究和展示,这些标语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得以进一步彰显。
此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也为革命文物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山西大学,共同探讨革命文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
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段峥嵘岁月,每一个文物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武乡县位于壮丽的太行山下,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曾经,它茂密的山林是八路军的保护屏障。如今,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洗礼。
本报记者王荔
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英雄精神代代传
寒冬下的武乡大地深沉厚重,犹如那段红色的革命记忆,历经沧桑,弥足珍贵。在这片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的热土上,传承着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激励后人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1939年7月15日,八路军总部进驻武乡县砖壁村,随后转战王家峪,指挥八路军反击日军围攻、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曾任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的郝雪廷介绍,“事实上,早在1937年11月,八路军就曾在武乡短暂停留,并将红色火种留在太行山上。”郝雪廷说,“八路军第一次到武乡时,西北战地服务团也一同来到这里。当时服务团的工作类似于文工团,该团团长就是著名作家丁玲,他们共同彩排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抗日救国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
冬日的阳光下,位于武乡的八路军总部旧址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伫立在这片热土上,诉说着红色历史的辉煌。从1937年11月开始,八路军总部机关先后五次进驻武乡,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在东村、义门、寨上、王家峪、砖壁共驻扎536天,在八年全面抗战岁月里占据着重要一页。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战斗和生活,指挥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武乡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
承载着无数英雄的故事和坚定信念,如今的这里,早已成为了一部厚重的红色史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在崭新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下,串珠为链,熠熠生辉,形成了精品红色旅游路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1+4”、砖壁旧址“1+9”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等项目,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也让更多人吃上“旅游饭”、端起“金饭碗”。
为致敬英雄、讲好红色故事,武乡县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点击数字地图上的1190处红色旧址,可直观看到每个旧址的位置和相关信息;三维地图上的“战斗复原图”,全景式再现八路军的多场著名战斗;通过创新技术手段、丰富展陈内容、升级交互方式,游客可以穿越到80多年前,更直观地走进那段历史。
以“红色研学+拓展+情景体验+演艺+劳作”为特色的红色研学热度不断提升;红色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太行山上》深受好评;“最难忘的人”“从军路上第一课”等现场教学、“微党课”教学讲活革命故事……借助红色旅游优势,武乡县积极探索“红色+”发展模式,丰富红色文化展示讲解方式,让革命精神具象化。
本报记者李家鸣
雁门关下的壮举:只放大雁不放寇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与宁武关、偏头关并称为“外三关”,是长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坐落在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中,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片土地上,更有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雁门关伏击战令人瞩目。
在雁门关镇的黑石头沟,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的伏击战遗址上,仍留存着被炸毁的大桥墩,仿佛诉说着当年的硝烟弥漫。
远处石壁上,“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八个鲜红的大字赫然在目,崖下巨石则铭记着70位烈士奋勇杀敌、为国牺牲的壮烈事迹。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组织的忻口会战,时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的贺龙向第358旅第716团下达了命令“只放大雁不放寇”。随后该团深入日军侧后,破坏由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袭击日军运输队,以切断其供给线。
10月18日,第716团在雁门关以南的黑石头沟公路两侧高地设伏。当日上午,日军军车数十辆满载兵员弹药驶入伏击圈,经多次冲杀,歼敌300多人,击毁汽车20余辆。
随后,在20日晚和21日清晨的两次伏击中,第716团再次大显神威,共歼日军约500人,击毁汽车数十辆,一度截断了日军的后方补给线,为忻口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八路军第120师在雁门关的作战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争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如今,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已成为代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并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沿着黑石头沟河道而上,远远就看到一壁石崖上,铭刻着“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八个大字。崖下,有几株古树。晋西北常见的馒头柳,一株之粗需两人合抱。还有三株是高大的杏树,虬枝横斜。
崖下还有块巨石,上面记载着雁门关伏击战中,70位烈士为国捐躯,使得缺乏弹药、汽油、粮草的日军在忻口会战结束前始终未能再进半步。“今勒石为铭,以昭后人,勿忘历史,继往开来”。
岁月流转中,雁门关镇已焕然一新。黑石头沟村的村民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楼房,享受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60岁以上的老人领取着养老金,健康扶贫政策让村民们不再害怕生病住院。望着巍峨的雁门关,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激烈的枪炮声,但村民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村子里正在晒太阳的杨大爷深情地说道。在这片曾经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如今已遍开幸福之花。
本报记者王荔
红军东征纪念馆:尽播火种待燎原
石楼,晋西北的一个小县。走在县城,东征大街、东征广场、东征纪念馆等建筑比比皆是。东征,深深镌刻在这个小县城的基因里,历史的足音在这里久久回响。
1935年12月下旬,为了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东征,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28军万余人,开赴华北前线,对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从1936年的2月20日渡河入晋到同年5月5日回师陕北,红军东征在山西共历时75天,转战50余县,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沿着屈产河畔,走在石楼县城的东征大街上,远远望去,高耸的青石台阶向山上延伸,两侧是阶梯式的绿色景观,景色宜人。拾级而上,就来到了红军东征纪念馆的门口。这是一座全面反映红军东征山西、抗日救亡革命历程的专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660平方米。纪念馆于1993年奠基,1996年5月5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以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东征时期的形象为原型的汉白玉雕像,院墙上“弘扬红军东征精神,开创中华复兴伟业”16个红色大字。陈列厅分为序厅和4个展室。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滔滔黄河水巨幅浮雕映衬下的毛泽东同志半身塑像。序厅左边是毛泽东同志东征期间面对奔腾的黄河和银装素裹的秦晋高原,抒写的《沁园春·雪》;右边是陆定一同志当年在石楼城下写就的《红军东征歌》。从序厅由西而东,分布着4个展室,共陈列着珍贵的历史图片567张、文件图表298份、实物展品328件,完整有序地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展厅内红军东征三维动态声光互动沙盘、红军东征渡河战斗四维互动场景、扩红筹款幻影成像等声光电展示手段,让人不禁回到了人喊马嘶、群情激昂的烽火岁月。
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馆长刘剑告诉记者:“纪念馆里有3件‘宝贝’——羊皮浮筒、军号和一个瓷碗,都是一级革命文物。当年,红军正是乘着用羊皮浮筒制作的羊皮筏子冲破了阎锡山号称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这把军号是当时东征红军使用过的。瓷碗则见证了一个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一位红军战士借用老乡的粗瓷碗,不小心打碎后赔给老乡一个细瓷碗。”
“红军东征向各界人士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立场,唤醒了民众,播撒了火种,也为山西在抗战中成为根据地打下了基础。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东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东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刘剑说。
本报记者王少科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