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乡村振兴

2024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   

    编者按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这一年,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这一年,乡村特色产业茁壮成长;这一年,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在这一幅幅崭新的“三农”图景中,我们看到了农业的高效发展、乡村的美丽蜕变、农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行走三晋大地,从广袤的田野到宁静的乡村,从忙碌的农民到充满生机的产业,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新气象,处处彰显着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岁末年尾,本版推出特别策划,听农民朋友讲述丰收故事、和美乡村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山阴县广武镇泉子沟村张汉忠
    土地托管增效益

      “我自己有二十亩地,还租有六十亩地,种地、旋耕、播种和收获都在广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托管,交给他们我可放心呢。托管价格便宜,耕旋播共66.5元一亩,收割也是66.5元。托管以后种地的农资成本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收益还比原来高了。我就专心搞养殖挣钱了。”
      张汉忠是山阴县广武镇泉子沟村村民,在村里搞养殖,家里养着牛、羊、驴,平时特别忙,也顾不上管地里的事儿,就全权交给农机合作社打理。他说:“我们村的托管服务模式特别灵活,可以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还可以全程托管,能满足大家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村里好多人都选择托管。”
      从2019年开始,山阴县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至今累计完成托管面积55.91万亩,涉及全县9个乡镇55个村庄。村民都反映,托管服务让大家腾出时间和精力出去打工,减轻了体力劳动负担,提高了家庭收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等农资,能实现节本增效。机械化耕、种、收还能减少农资浪费,提高产量。广武镇泉子沟村股份经济联合社,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服务方式,集中村合作社和农户拥有的农业机械,为全村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服务,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收割,取得了良好效果。诚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肥料统一购置、测土配方施肥和玉米种肥同播一体机技术,盐碱地玉米产量超过了1600斤,远高于传统种植农户家的产量。
      山阴县现代农业中心主任李治国说:“县里建立健全完善了智慧农业生产托管平台,对32家实施主体的作业机械全部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通过PC端或手机App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在线上,实现遥感巡田管理、农机作业调度等智慧管理。在线下,科学调配人、机、地等资源要素,让农机作业和生产管理合理有序开展。”

    【记者点评】

      山阴县智慧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承接主体从关键环节向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变,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科技集成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及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报记者王秀娟

    娄烦县盖家庄乡榆树掌村尹艾仙
    直播间里卖刺绣

      “谢谢你们支持我们娄烦绣娘,一针一线绣出小康。蛇年马上到了,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富贵蛇香包,寓意美好,做工精致,蛇身上的牡丹代表花开富贵,大红大绿的配色是山西刺绣的特点……”在快手平台“娄烦县雪梅绣坊”直播间里,尹艾仙正用带着浓厚娄烦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向网友介绍着刺绣产品。
      今年42岁的尹艾仙是盖家庄乡榆树掌村人,太原市非遗项目娄烦雪梅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雪梅刺绣是娄烦县的民间手工艺,由老艺人世代相传,尹氏姐妹尹艾风、尹艾仙从小爱好刺绣,是雪梅刺绣第四代传承人。2017年,尹艾风、尹艾仙、尹爱梅三姐妹成立了“雪梅绣坊”,开启了刺绣事业。
      2018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尹艾仙与网络直播带货结缘,从她成功卖出第一个订单开始,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播间里除了卖鞋垫、枕套等常见绣品,还有香囊、中式红盖头、西服等定制订单,三人忙不过来,便发动周围的姐妹一起参与。几年下来,雪梅绣坊靠线上和线下销售,年营业额达到几十万元,不仅尹艾风三姐妹都搬进了新楼房,300多名跟着她们干的姐妹也实现了“抱着娃,守着家,挣着钱”的愿望。“每当我通过直播把我们娄烦绣娘做的刺绣品卖出去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尹艾仙说。
      去年7月,“娄烦·乡村e镇”成立,还搭建起了“山水娄烦”直播间,助力产品销售。“‘乡村e镇’为我们搭建了直播平台,帮助我们设计外包装,请专业的电商老师培训指导我们的直播,有了这个平台的助力,我们的手工鞋垫、刺绣抱枕等产品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尹艾仙说。
      “我从原来的只会刷视频、看直播,到后来学会了剪辑、做直播,这个变化过程真的是太大了!”与互联网接触,特别是有了“乡村e镇”这个娘家后,尹艾仙的想法更多了,视野也更开阔了,她心中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新的一年,我想把娄烦刺绣在省城办个展览,把这份事业越做越好!”尹艾仙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点评】

      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短视频营销等新型模式在广大农村快速普及。尹艾仙姐妹在继承前辈刺绣技艺的基础上,以网络直播卖货的形式开启刺绣事业。从刷视频的用户到拍视频、做直播的平台创作者,身份转变的背后是她们积极拥抱新技术的信心和勇气,而这种信心和勇气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报记者范珍

    上党区南宋镇东掌村毕永刚
    农家书屋飘书香

      长治市上党区南宋镇东掌村定期在农家书屋举办主题读书活动。“每次活动,书屋内都座无虚席,村民们很喜欢这项活动。”村党支部书记毕永刚说,要引导村民养成阅读习惯,提升村民素质。东掌村农家书屋占地525.76平方米,设藏书室、阅览室、书法创作室,藏书丰富,有政治、经济、科技、生活各类读物。2023年,该书屋入选中宣部“最美农家书屋”名单。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书屋最热闹,村干部、妇联执委、志愿者、团员和村民们都要来参加读书会。”毕永刚介绍,当天会适当延长书屋开放时间。村民对白居易的《观刈麦》情有独钟,“《观刈麦》赏析环节设置得特别好,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看到自己。”东掌村人纷纷表示,这首诗歌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真实生活。
      东掌村农家书屋重建更重管。为使书屋发挥应有作用,村集体聘请专人管理、打扫书屋,让这里成为群众学习理论新思想、弘扬时代新风尚的重要载体。“绝不能让书屋成为仅供参观的摆设,让书桌和书架蒙尘。”毕永刚说,接下来要继续更新书籍,购入贴近农村、契合农民需要的书籍,吸引更多的村民读者。
      农家书屋要名副其实,才能承担起涵养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素质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的功能。“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必要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毕永刚说。他表示,东掌村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日常管理和活动规划。
      全民阅读,东掌村一直走在前面,村“两委”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东掌村志、村报,积极营造全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东掌村人“有事去办事,没事去书屋”。一些文艺节目、诗歌朗诵比赛经常在农家书屋举办。如今,东掌村农家书屋已成为群众文化休闲、全民阅读的有力平台。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书屋办成农民喜欢、常来的文化场所。”毕永刚说,小山村也要有“文化粮仓”。

    【记者点评】

      农家书屋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东掌村精准服务群众需求,积极盘活农家书屋资源,让书香飘满乡村。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除了加强书籍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书屋内的书籍能够与时俱进外,建议利用微信、抖音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加大书屋的宣传力度。

    本报记者郭慧聪

    灵丘县东河南镇清泥涧村齐金莲
    特优小米筑富路

      12月23日,冬至刚过,晋北大地朔风凛冽,寒气袭人。家住灵丘县东河南镇清泥涧村的妇女齐金莲,早早地安顿好家里,便急匆匆地赶往村头的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
      来到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年过六旬的齐金莲与工友们打过招呼,便开始在生产线上忙碌起来,一边将有机小米分装、称重、装箱,一边对记者说:“‘小金米’不但让我在地里淘到了金,还让我在合作社挣到了钱。”以前一到冬天,齐金莲心里慌得很,总是希望冬闲人不闲,农闲季节还能挣到钱。没想到这个梦想如今实现了。不出村,她在合作社劳动一天就有六十元的收入。
      青泥涧村,背靠大山,村子里地虽多,但多是坡梁地,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谷子和豆类。历史上,皇家将清泥涧小米钦定为“小金米”。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特”“优”农业,积极引进农业企业,成立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专门搞有机谷子和豆类等杂粮种植。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给予种植技术指导。村民们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植,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产出的谷物品质明显高于传统的种植方式,产出的“田脊梁小米”名气越来越响。
      “现在村子里很多人家在村合作社的引领下,都积极地种植有机杂粮。”齐金莲乐呵呵地说,“我家共有二十多亩地,其中十多亩是有机谷子。以前用传统方式种植,亩产约350公斤,每公斤售价大约4元。现在改用有机方式,虽然亩产降至250公斤,但每公斤售价8元左右。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收入却更高了,10多亩谷子能多挣6000多元。”
      “农忙时,忙自家。农闲时,就到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收入并不比在外打工少。现在合作社产出的有机小米等杂粮可出名啦。今年夏天,央视一套在拍摄《山水间的家·灵丘车河村》时,还专门来村子里拍摄有机种植呢!有机杂粮种植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齐金莲高兴地说。

    【记者点评】

      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来增加农作物的有机质含量,让农产品在市场上走得更远。近年来,灵丘县依托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优势,改变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如今,有机种植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不少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有机特色农产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李全宏

    翼城县南梁镇南梁村王双全
    和美乡村展新颜

      隆冬时节,阳光明媚。漫步翼城县南梁镇南梁村,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雅致,文明乡村宣传标语、文化墙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3D立体墙画与电线杆上的国旗红一同扮靓了村庄。
      “我们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在突出村庄自身特色基础上,微景观创新打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环境,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道宽了、景美了,人也更精神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双全满脸喜悦。南梁村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聚力建设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内外皆治、表里皆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二亩多地原来垃圾成堆、荒草横生,通过清理、栽植白皮松,变成了‘清新’小树林,现在咋看咋都顺眼。”每天清晨,王双全总要到村南改造好的小树林走走。
      环境蜕变的背后是大规模的整治。南梁村地处翔山脚下,交通便利,乡风和谐,商贸业较为发达。每逢农历的1、4、7,村中主街道都有大集,本村老人、附近商户都会来此摆摊,很是热闹。为保持良好的人居环境,南梁村由治脏向治乱拓展,紧抓“清、改、拆”三个方面,对标对表、奋起直追。“我们一天一天抓,一条巷一条巷过,该做群众工作的持续攻坚,缺人手和资金的想办法解决。而且由党员带队、网格员全体出动、志愿者全程参与的周日义务清扫活动也从未断过。”王双全边说边写当天的工作计划,准备开会时和其他村委讨论。
      拆除废旧大棚、整治残垣断壁、硬化道路、打造绿植微景观、种植绿化树、改造党群驿站……如今的南梁村,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随处可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绘就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王双全目光坚定。

    【记者点评】

      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进行“微景观”艺术创作,结合主导产业、自然景观打造主题公园,用彩绘、雕塑等扮靓家园,和美乡村的翼城表达日渐鲜明。希望各地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和美乡村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张丽媛 本报通讯员宋榜娟

    万荣县高村镇闫景村宁晨瑞
    依托大院搞旅游

      “老板,饭菜味道不错,很有特色,我还会推荐给其他游客。”冬至当天,宁晨瑞为吉林游客王先生一家煮了一锅热腾腾的饺子,蒸菜、油糕、凉粉炒馍等万荣特色菜也让王先生大饱口福、赞不绝口。
      宁晨瑞是土生土长的万荣人,家就住在李家大院景区的所在地高村镇闫景村,目前一家人经营着一家饭店。多年来,宁晨瑞亲眼见证了李家大院景区的发展历程,他们一家也从地道的农民转型成为饭店经营者,在自己家门口靠大院吃上了“旅游饭”。
      “闫景师范学校搬走之后,政府就开始对景区进行大力投资,在保护好原来建筑的基础上扩大了很多,规模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齐全。”宁晨瑞说。当地人都认为,景区真正的发展机遇有两次,第一次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就在万荣县举行,李家大院的名气一下打了出去,走向了全国;第二次是景区实行公司化运营后,改变了机制,调动起了周边群众的积极性。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因其四合院式、徽派、哥特式建筑风格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特色,声闻于外。今年,“跟着悟空游山西”系列游的推出再次给景区带来了流量,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也给宁晨瑞的饭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顾客。宁晨瑞把家里的5亩果树交给社会化组织托管后,从“旺季饭店,淡季果树”的兼职状态转为“全职厨师”,他在万荣特色菜系上下功夫、勤钻研,不断赢得全国各地游客的好评。截至目前,宁晨瑞饭店今年的营业额达到19万元,加上地里果树的收入,足够一家人全年开销了。
      谈到明年的打算,宁晨瑞说:“明年游客肯定也不会少,我要在菜品食材和口味上再琢磨,把更多物美价廉的万荣特色菜品带给游客,让大家游大院、品美食,提高旅游体验感,对我们的家乡留下好印象。”

    【记者点评】

      依托当地文旅资源优势,闫景村村民宁晨瑞在家门口开起了饭店,吃上了“旅游饭”,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加入到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通过物美价廉的万荣特色菜品,他们在向游客展示当地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承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了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范珍 本报通讯员马逢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29期

    • 第2024-12-28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25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3期

    • 第2024-12-22期

    • 第2024-12-21期

    • 第2024-1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