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裴介镇裴介村是个大村子,全村共有980户、4000余人。可只要问起郝能吉,村里人几乎都能指对门。
从摆摊创业到栽植葡萄,从自家致富到带领大伙儿共富,再到当选省人大代表为民发声,65岁的郝能吉始终坚持不懈、自立自强。
45年前,风华正茂的郝能吉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右手,从此,他的人生跨入了另一条轨道。他的妻子同是残疾人,女儿18岁时查出脑瘤,在倾力治疗后仍落下了无法独立行走的后遗症……
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压垮郝能吉。“我们身体虽有残疾,但只要自强不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靠着这股子韧劲,2010年,郝能吉开始自学葡萄种植,在全村率先试种了2.5亩优质葡萄。数倍于常人的付出让郝能吉家的葡萄种植面积连年增加,效益越来越好,每亩收入6000元以上,连续几年年收入都在4万元左右。
致富后,郝能吉考虑的是如何帮扶更多的村民和残疾人。他刻苦钻研葡萄栽植技术,牵头成立了昌鑫葡萄种植合作社,无私向社员传授种植技术,和骨干一起去外地学习,每年还组织培训班12期以上。在郝能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作社,一同追逐梦想。如今,他的合作社已有社员400多人,其中残疾人就有100多人,合作社种植优质葡萄达500余亩,每年葡萄收入近300万元,产品销往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当选省人大代表之后,一有空,他就会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和大家拉拉家常。面对村民各种各样的诉求,他总是耐心倾听,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真记录,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人大代表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
一次次的无私付出,一次次的履职为民,使他深得群众认可。郝能吉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民生实事,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察民情、听民意,提出了“提升60岁及以上农村老人养老金”“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功能农业”等多条建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为群众发声,是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我将积极建言献策,并依托裴介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不断扩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郝能吉眼里满是自信和希望。
本报记者周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