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金融“活水”呵护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2024年以来,长治市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和创新对接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优化科技金融生态,一大批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科创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市设立市级政府性基金,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子基金等方式,2024年已为9个科技企业提供金融助力,有效支持中科潞安紫外光电、中兵长智、立新硅材料等高科技公司科研成果转化及市场化发展。其中,潞城区积极试点,设立华潞通基金支持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制造科研项目逐步走向市场。
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具有强专业性、高风险性、轻资产性等特点,该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捷性,发挥金融孕育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功能,在信贷资源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此外,该市还持续开展多层次科技金融对接活动,通过专场会、现场访等方式发布项目清单、企业名单、融资需求清单等,积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开展京长科技园区合作交流活动,深化两地信创企业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北京研发、长治转化”的科技创新合作模式。(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