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寒意浓,1月15日,阳泉市新建街99号的“零工驿站”内,几名前来找零工的求职者注视着面前的LED屏幕,在实时更新的招聘信息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快过年了,我过来看看有没有擦玻璃、打扫卫生的活儿。”附近居民王维花在咨询台询问有无家政用工需求,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她通过手机App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上传到人社系统求职库。
对无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的灵活就业者来说,获取就业信息难、没个歇脚的地方是他们最大的烦恼。2023年阳泉市将打造100家“零工驿站”列为市级民生实事,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优质、精准、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已在各县(区)建成103家“零工驿站”,平定县14家,盂县15家,城区37家,矿区13家,郊区11家,高新区13家,建成服务零工密集就业网络。
“天气太冷,活儿不好找,这里有暖气、有热水,还能上网,找活儿比之前方便多了。”谈到“零工驿站”,63岁的李兵柱笑着说。“零工驿站”内设有政策咨询区、信息发布区、便民服务区和求职招聘区,为前来求职的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求职登记、就业政策咨询、零工休息、免费饮水、免费上网、手机充电等公益性服务。
据了解,“零工驿站”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发布2693条招聘信息,求职登记人数达1.5万余人,帮助3万余人实现就业。
“零工驿站”知晓度和参与度还在不断提升。“以前一大早就来蹲着,有时候等一天也没活儿,现在在家打开手机,点进抖音,也能找工作啦。”家住河边街的张慧民激动地说。各县(区)“零工驿站”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公交电视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动形成“找零工到驿站,打零工到驿站”的氛围,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招聘会,线上同步抖音直播带岗,多渠道供岗,多元化纳贤,为零散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畅通服务的桥梁,让“零工驿站”成为幸福站、加油站。
为保障“零工驿站”有序运行,阳泉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成立建设专班,建立工作分工协调机制,形成市级统筹谋划、县(区)合力推进的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顺利进行和高效落实。该局创业指导科科长李卫表示,下一步,将用好用活“零工驿站”,通过强化政策宣传、优化就业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的灵活就业群体进入“零工驿站”求职,切实将“零工驿站”打造成为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有力度、有温度的零工之家。
霍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