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文化中国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守护千年蚕桑 织起蝶变丝路

  • 阳城县蚕农在大棚内喂蚕。刘学兵摄

  •   阳城县的栽桑养蚕,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历史悠久。这里上得独特的自然气候,下得千万蚕农的辛勤耕耘,保留着嫘祖始蚕析城山、千年古桑屹立寺头、地埂栽桑北方独有等历史典故和物证,桑—蚕—茧—丝—被—旅以及衍生产品全产业链开发一应俱全,使得这一传统产业在华北地区独树一帜,自古便是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之一。
      “华北蚕桑第一县”、全国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蚕桑基地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山西省“一县一业”蚕桑基地县……提起栽桑养蚕,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滔滔不绝。2021年,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在阳城地域内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蚕桑有关的故事,蚕俗、蚕戏、蚕姑庙遍布乡村,奉祀嫘祖蚕神、祈求蚕茧丰收等活动,无不为阳城蚕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多内容。每年一次的蚕桑文化节和桑葚采摘节,依然在传颂着阳城蚕桑的悠久历史和世代演进。
      阳城县的蚕桑生产与农民的生活建立了紧密联系,与当地文化相融发展,形成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风俗、礼仪,如结婚送蚕种、“望夏看蚕”等体现了蚕桑文化的丰富内涵。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祭的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传统习俗已经深深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中,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栽桑养蚕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得以传承,这也是阳城蚕桑能随几千年文明史延续至今,并且一枝独秀的重要原因。
      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阳城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蚕桑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从利用当地资源修建梯田地埂、栽植桑树,利用独特的出扦技术进行桑树管理、养殖桑蚕,以及从蚕桑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采收到储藏,无不体现出当地农民的智慧,总结出蚕种的制种、给桑、防病、禁忌等一系列培育方法。
      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卫宏自豪地介绍,上世纪70年代,阳城地埂桑大力发展,开辟了北方地区“地边是银行、地里是粮仓”粮桑互促、协调发展的实践。家家养蚕、户户卖茧的盛况,成就了彼时农村农耕文明的最优模式,至今仍在延续。“出扦修剪、涂白治虫、春夏轮伐”等管理技术成为北方独创,蜚声全国。
      发展到现在,大棚养蚕已成为阳城县群众普遍采用的实用技术,因大棚建在桑园边,节省了桑叶的运输成本,同时采用“地面条桑育”,一日给桑1次—2次,不仅喂养次数减少,而且便于方格蔟自动上蔟,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养蚕用工,可提高工效50%。
      阳城县蚕桑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学兵说:“大棚养蚕省工省力、安全高效,既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又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效率,还有利于蚕室的彻底消毒防病,提高蚕茧产量。”
      除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阳城蚕桑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户持续增收方面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阳城县15个乡镇全部养蚕,其中次营镇、寺头乡桑园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茧5000公斤以上的村达到70个。据统计,全县桑园面积3.7万亩,桑树总资源达到3851.21万株,年养蚕3.3万张,产茧158万公斤,收入8995万元,全县养蚕户6473户,户均收入超万元。全县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占晋城市的90.7%,占山西省的86.8%。在生产加工方面,阳城县的蚕桑也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现有缫丝企业3家、丝绵被加工企业10余家、桑葚饮品厂2家、桑叶茶生产企业4家、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30余家,桑叶宴、桑果酒、蛹虫草、蚕砂枕等副产品开发也初具规模。桑园采摘、蚕桑研学、茧丝文创等现代蚕桑文化日益兴起,初步形成了蚕桑资源多级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蚕桑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

    本报记者李全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19期

    • 第2025-01-18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5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3期

    • 第2025-01-12期

    • 第2025-01-11期

    • 第2025-0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