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新春走基层】方山县:品质养殖开拓广阔市场

  春节前,记者逛市场办年货,看到老家方山县一家养殖场的“猪至福”黑猪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便割了二斤回去,口感不错,就盘算着去这家养殖场看看。
  2月3日,正月初六,立春时节,春寒料峭,方山县马坊镇吴家沟村却热闹非凡,远远地就能听见喜庆的秧歌声。进了村,见到“猪至福”养殖场负责人张金亮、张锦兴兄弟俩,边走边谈。
  “去年共屠宰销售黑猪370多头,销售额130多万元,其中网购占到了三分之一。”“利润怎么样?”“正常情况下,纯利润能拿10个点,但我们的黑猪成本提高了,目前还达不到。”张锦兴告诉记者:“这种黑猪的品种为太香猪,提高品质要保证三个原则,一是坚守自繁自养不外购原则,保证种猪的纯度;二是坚守环保绿色喂养不添加原则,保证猪饲料的净度;三是坚守圈养放养相结合原则,10至12个月出栏一次,保证生长周期的长度。”
  去养殖基地的路上,张锦兴兄弟俩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2019年,张锦兴从上海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生猪养殖创业。有了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他和哥哥张金亮冷静考察调研市场,辗转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最终把目光投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黑猪新品种身上。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兄弟俩买了5头小猪仔,在自繁自养、边学边干中发展壮大,到2023年出栏销售,黑猪肉开始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徒步十几分钟后,来到了养殖基地,这里群山环抱、空气良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我们采取小猪圈养、中猪散养的饲养模式,在猪饲料上做足精细文章,除高粱、玉米、红枣、核桃等多样性杂粮主食外,还按一定比例喂食黄芪、党参、橘皮等多种中草药,就是要追求绿色环保、纯正自然、健康美味的高品质黑猪肉,让好品质助力好生活。”张金亮说。
  刚出生的小猪仔在保温箱里来回跑窜,兄弟俩满是喜悦。“今天立春,充满希望的开始。今年我们打算扩建养殖基地,争取存栏量从现在的400头增加至600头,同时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超市定点、网上下单、社区团购三联动,把‘猪至福’的品牌擦得铮铮亮。”对未来,张锦兴充满信心。
  “您有新订单,请注意查看。”微信小程序“猪至福黑猪肉食”的语音提示打破了大家的交谈。
  “生意又来喽!”张锦兴大声说道,大家会心一笑,饱含着满满的祝福。

  本报记者王少科 本报通讯员杨应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03期

  • 第2025-02-02期

  • 第2025-02-01期

  • 第2025-01-31期

  • 第2025-01-30期

  • 第2025-01-29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7期

  • 第2025-01-26期

  • 第2025-0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