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强化校企合作,提升研发能力,东大土壤科技着力破解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难题——

【强实干 抓落实】土壤调理项目生产快马加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晋东大地时,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烟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山西东大土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早已忙碌了起来。
  随着机器的轰鸣,土壤调理剂自动化生产线高效地将原料打碎、研磨、制粒,最终检验、打包,一包包土壤调理剂被整齐地摆放好。
  “像这样科技化的生产线,我们有3条。目前,已经有2条生产线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该公司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天峰说。这家专业从事温室及果园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开发的科技型综合服务企业,自去年落户西烟循环经济产业园后,便迅速投入到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的研发中,为问题土壤开出“良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郎中”。
  土壤,这个被誉为“生命之源、食物之基”的宝贵资源,如今却因特殊地质、工业污染、肥料施用不当等原因而“生病”,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现象,严重威胁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乃至整个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
  面对这一挑战,东大土壤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李良表示,修复问题土壤就像给病人诊治,必须“对症下药”,慎之又慎。秉持“以自然治愈自然”的理念,东大土壤科技公司利用本地富含钙、镁、硅、硒等元素的天然矿石,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取其中微量元素,再加入土壤活化因子、微生物剂、有机物、矿物质等,生产出针对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调理剂,旨在改善土壤的各种问题。
  为了开出“良方”,东大土壤科技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智囊团”。他们依托中大(天津)集团有限公司的“智库”,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多所高校的产学研基地及博士工作站,为土壤修复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传统肥料主要关注植物生长所需元素不同,东大土壤科技公司更注重土壤自身条件的改善。他们瞄准土壤修复这一细分“赛道”,将土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来强壮作物根系、促进作物吸收转化营养元素,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东大土壤科技公司已经围绕土壤酸化治理、土壤盐碱地综合利用开发、矿区复垦的生态修复、土壤的重金属固化等领域,生产出一系列土壤调理剂产品。2024年年初,他们还与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了山西农业大学—东大土壤研究院,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东大土壤科技公司的“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土壤调理剂和新型肥料研发应用”项目还成功入选了2024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这标志着公司在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创新得到了高度认可。
  如今,东大土壤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产品生产线,确保每一环节都精准可控。随着年产50万吨障碍土壤调理剂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将生产酸性土壤调理剂、碱性土壤调理剂、中量元素肥料、重金属钝化调理剂、富硒肥等多种产品,年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这不仅将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推动绿色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苏晓晨 温荣鑫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04期

  • 第2025-02-03期

  • 第2025-02-02期

  • 第2025-02-01期

  • 第2025-01-31期

  • 第2025-01-30期

  • 第2025-01-29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7期

  • 第2025-01-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