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项项智能化成果破壳而出。中煤东坡公司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紧扣高端化
保障安全高效开采
钻机井架林立、工程机械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在中煤东坡公司9煤东部区底板水害区域探查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虽然已经是数九寒天,但项目建设人员仍在马不停蹄地加快施工。
“去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年安全生产任务及经营目标,现在正加快推进9煤东部区底板水害区域探查治理,加速推进北扩区资源获取等在建项目和‘揭榜挂帅’重点任务。”1月4日,在中煤东坡公司,总会计师魏锋告诉记者。
“随着矿井生产接续转移至东部奥灰水带压开采区,水压最大接近3.0MPa,区内构造发育,尤其是导水的断层和陷落柱所形成的大通道,可能将奥灰水导入工作面,严重威胁安全开采。如今胜利在望,我们见证了治理成果,大家心气十足,都在拼尽全力抢抓项目进度。”中煤东坡公司总工程师王立新介绍道。2024年,这一投资项目入选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重点建设项目,大家深受鼓舞,以“满弓”状态加快刷新“进度条”。
在中煤东坡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支持下,各专业部门协同配合,去年12月21日,经过集团公司有关专家评定,东部区K1灰岩及其下伏地层裂隙和垂向导水通道得到了有效封堵,消除了东部区底板奥灰突水重大安全风险,达到预期治理效果,圆满通过竣工验收。这不仅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的目标,还能多释放9煤92采区优质煤炭资源880万吨,更对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高水害风险防控技术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智能化
加快建设“数智”矿山
在中煤东坡公司信息化中心机房,信息化主管马鑫正在智能化管理平台上操作着电脑。他专注地看着屏幕,熟练地操作着AI视频反“三违”系统,只见他通过操控摇杆,让摄像头360°旋转,观察着井下各个角落的具体情况,系统还能自动检测识别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为安全管理人员装上了“千里眼”。
中煤东坡公司机电矿长范胜祥向记者介绍,2022年,915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化割煤移架,智能化矿井建设迈出第一步;2023年,925机运巷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正式投入生产,实现了掘锚平行高效作业,为公司向着智能化工业园区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24年12月,矿井智能化建设年度项目顺利通过朔州市能源局专家组检查验收,智能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日前,中煤东坡公司工业互联网管控平台的服务器搭建顺利完成,形成了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该公司先后实施了5G、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应用的地面主通风机、压风机、变电所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井下主运输系统、架空乘人装置、井下变电所、排水系统智能化改造,实现固定岗位设备无人值守、远程操作。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加装“电子围栏”,预警区内实现全覆盖、无盲区。
聚焦绿色化
布局光伏产业
“去年我们已取得150MW光伏发电项目指标意向书,2025年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争取200MW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发电3亿千瓦时。”谈起这一新项目,中煤东坡公司电厂党总支书记、厂长杨顺进十分欣喜。
2024年,中煤东坡公司向“新”向“绿”转型,利用东坡煤矿、担水沟煤矿、西沙河煤矿、东易煤矿采矿沉陷区及东坡电厂旧储灰场、矸石山周边荒山土地,谋划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达5451亩,建成后可以实现生态治理与恢复,使区域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一项项绿色项目不断推进,该公司为配合国家存量煤电项目,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的发展策略,计划将东坡电厂建设为光伏发电、煤电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利用电能外送通道,向东南沿海地区输送电能。
据统计,中煤东坡公司自2010年实行一体化运营以来,累计生产原煤5978万吨,外运商品煤4409万吨,发电135亿千瓦时,实现利润8.81亿元,累计上缴税费50余亿元,同时解决了当地就业2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展望未来,中煤东坡公司将全力推进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两个联营’产业布局落地生根,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煤东坡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曹金钟信心满满地说。
马占富 王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