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秀娟)“减损就是增产。我的收获经验是要注意车速、喂入量、割茬高度、剥壳轮转速,尽最大努力减少粮食损耗。”2月6日,说起节约粮食的话题,在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运城赛区临猗赛场斩获一等奖的临猗县农机手杨建利有很多话要说,“收获时农机手操作得好,粮食就损失少,因此一定要提高技术,确保颗粒归仓。”
每年的收获季节,全省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对全省机收减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装备升级、质量管理等方面全面部署,积极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推进低损高效收获机械入户入田,确保粮食丰收到手。
省农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多方位宣传,编制《机收减损要诀》,并将“要诀”制作成“小视频”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把“要诀”制作成宣传页张贴在收割机上,方便农机手随时查看学习、及时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组织农机专家对农机手、农户、农机服务组织进行“理论+实操”的深入讲解,对其在农机化生产实际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在现场结合农机具进行实物讲解,针对机收作业中遇到的机具堵塞、机收损失大、作业效率不高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培训。2024年“三夏”“三秋”期间在盐湖区、陵川县、蒲县、霍州市、定襄县等地举办机收减损大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农机手、修理工1.5万人,检修各类农机5.2万台,切实提升农机手在机具操作、维护保养、减损技能、防灾减灾、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水平。
2024年“三夏”“三秋”期间,省农机中心共组织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60余场,选拔优秀农机手同台竞技,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达到“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目的。
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我省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全部组织开展了小麦、玉米机收损失率监测。经测算,2024年我省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937%,优于2023年0.081个百分点;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6%,优于2023年0.21个百分点,均优于国家机收损失率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