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不语,却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唤醒文物的生命,才能让更多人感受文明光彩、传承文化基因。只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近日,山西青铜博物馆“臻藏晋显——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开展,通过先进数字化技术与手段,系统展示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增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保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
随着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数字技术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等特性,带来了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并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新契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我省自启动“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以来,通过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并结合传统勘察方式,真实记录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本体、彩塑壁画、赋存环境的基础信息并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为文物保护与传承注入新活力,开启了数字技术助力我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提质我省不可移动文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专业性展览是博物馆向群众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展览展示数字化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展览数字化通过改变展览设施、展示方式、叙事逻辑等,以沉浸式的体验效果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提升展览以及文化的感染力。数字技术补充了文物不便于展览的信息,对展览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了展品类别。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打造动态、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效果,激活文物背后的历史场景,真正做到让“历史说话”。
文物数字化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是激活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为文化遗产活化创新提供新动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璀璨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山西丰富的文旅资源,赓续千年文脉,让山西的文化遗产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王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