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能源

晋能科技致力于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的智能制造生产——

【能源革命观察】创新雕琢华彩 点亮绿色未来

  • 晋能科技TOPCon电池智能制造车间,硅片上料工序正在进行。

  • 机器人精确的操作,支持着电池生产线的高效运作。

  • TOPCon光伏电池智能制造车间,AGV自动小车为车间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

  • 车间内整齐划一的自动机械臂,正在对电池串进行自动排版。本栏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

  •   日前,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所属的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凭借“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荣获第五届山西省专利奖三等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晋能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其在推动光伏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所作贡献的肯定。
      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新能源光伏产业代表,晋能科技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的智能制造生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设计流程,确保产品能够精准对接市场的最新需求和标准。这些努力,使得晋能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跻身行业内高质量组件供应商。
      此次获奖,进一步巩固了山西省在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加速向前发展,并能够为国家绿色能源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那么,晋能科技究竟是如何在市场和技术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呢?

    创新投入不可或缺
    稳步前行方显真章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变,只有手握技术优势,才能在变革中不被淘汰。为持续强化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晋能科技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源头底层技术。
      晋能科技拥有先进的科研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建立薄膜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山西能源学院共建山西省高效太阳能光电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山西省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入围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名单。
      目前,晋能科技为覆盖市场需求技术路线,布局产品全生态,先进主流产品TOPCon光伏电池占比80%,同步实施最具前景的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项目研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的国家能源异质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异质结电池生产关键技术与量产工艺、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量产关键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紧密跟随硅底电池降本提效技术路线,从器件性能、装备开发、关键材料开发、量产工艺以及新技术产业化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突破光伏工艺与装备技术的关键瓶颈。现已成功搭建钙钛矿/晶硅异质结叠层电池示范线,实现钙硅叠层电池效率超过28%,大面积钙钛矿模组效率20%以上。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基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晋能科技不断改进与优化产品技术,提高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晋能科技始终把“核心技术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公司持续发展与保持竞争力。2024年度晋能科技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仍保证研发投入,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申请专利359项,授权专利246项,承担国家研发项目两项、省级研发项目9项,连续三年获批省级揭榜挂帅项目。
      同时,晋能科技还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这些荣誉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卓越表现。

    技术迭代链式发展
    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从多晶、单晶PERC到TOPCon等多种技术的演化。晋能科技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从多晶电池的量产平均效率18.45%,到异质结电池的冠军效率24.73%,再到TOPCon电池的最高效率26.7%,直至目前的钙硅叠层电池效率超过28%的显著提升。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晋能科技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成果。
      正如公司研发技术人员所言:“光伏电池效率的每一个百分点提升,都代表着多个新技术的应用和多个生产环节的工艺优化。”这种对技术细节的不懈追求,正是晋能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据晋能科技光伏电池技术研发人员测算,以目前主流产品TOPCon光伏电池为例,每提升一个百分点,一块光伏组件的功率可提升约30W,这将对光伏电站发电终端带来更低度电成本。
      晋能科技自成立以来,秉持“量产一代、中试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战略,将科技创新成果投入生产,再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了滚动运行爬坡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持续的创新驱动,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赢得了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截至目前,晋能科技的产品已遍布澳大利亚、德国、印度、巴西等50多个国家,并获得了TUV、CE、法国碳足迹、印度BIS、英国MCS等国际认证。
      在省工信厅公示的第二批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中,晋能科技被选定为山西光伏“链主”单位,以自身一定规模实力、市场影响力、自主创新力、产业带动力及社会责任践行力,加速将科技成果转换,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创造科研环境,助力快速实现山西光伏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全力推进光伏产业进步,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发动创新引擎
    积累产品竞争优势

      光伏组件在光伏电站系统成本中占据30%—50%的比例,其效率和功率直接影响发电量与度电成本。晋能科技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品优化,不断引入新技术到产品开发中。这些研发成果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效率,还为客户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同时,针对全球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晋能科技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有效应对市场竞争。
      例如,耐高压组件专为沿海岛屿、高风压带、严寒极地等极端环境设计,载荷能力全面升级,结构稳定性强,能够应对暴风骤雪等恶劣天气。海上光伏组件则需长时间漂浮在水面,晋能科技在抗浪能力、结构设计、耐腐蚀和防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推出了增强型海上光伏组件技术方案,以满足海上安装需求。
      此外,晋能科技于去年斩获了全球太阳能项目开发商、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认可的Kiwa认证“最佳表现”组件制造商称号。该实验室对晋能科技TOPCon系列产品进行了多项测试,结果显示组件通过耐久性能加倍考验,展现出强大的性能品质力。
      晋能科技以创新型差异化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撬动新市场。多方位创新行动,赋能企业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晋能科技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生态系统,探索更具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基于高标准和严格要求,紧密结合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低碳特性,从而向终端用户提供既高效又可靠、长期稳定且具有更高绿色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其中还特别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当前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光伏企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光伏产业技术优势、产能优势、产业链优势仍体现出长期向好趋势。
      晋能科技面对这一环境压力,将坚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多产合作”创新模式、激发动能,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更好的产品、更高质量的产品以及更好的服务,争取早日打破发展“瓶颈”,在产业中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发展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贺锴 本报通讯员刘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2-05期

    • 第2025-02-04期

    • 第2025-0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