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一线调研】让“有错干部”成为“有为干部”

——寿阳县“暖心回访”激励受处分干部重拾信心再出发

  

阅读提示
  “我因工作失误,被问责了,职业生涯怎么办啊?”这是每一位在岗位上“犯错跌倒”的干部,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
  被处分的干部不应被贴上“标签”。2023年以来,寿阳县做好执纪监督“后半篇文章”,连续两年开展“暖心回访、激励担当”专项活动。活动紧密围绕访前准备、访中实施及访后跟进三个关键阶段,针对109名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既严教严管,又关心关怀,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再出发,让“有错干部”成为“有为干部”,以此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有为的政治生态。

访前研判“把准脉”
帮助干部转化提升

  “刚开始感觉压力很大,没办法面对同事。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多次与我谈心谈话,让我慢慢打开了心结,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组织放心,今后我一定放下思想包袱,改过自新,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日前,寿阳县纪委监委在对受处分干部王某开展再回访时,他诚恳地说。
  王某原是寿阳县宗艾镇一名干部,因故受到组织处分。刚受处分时,王某情绪低落,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倾向。针对这一情况,寿阳县纪委监委在对王某开展“暖心回访”前,进行了深入的研判分析。
  在回访前,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先与王某所在党组织的相关领导、同事、家属等进行单独走访、个别交流,详细了解王某的思想近况、工作情况、生活状况。结合其处分原因、处分类型、错误性质、一贯表现等,县纪委监委综合研判分析,为王某“量身定制”了针对性强的“暖心回访”方案,特别是注重心理疏导和工作经验分享,旨在帮助其尽快走出阴影,重拾信心。
  “组织对我不抛弃、不放弃,让我感到十分温暖,我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心关爱。”在一次次的回访教育中,王某逐渐放下了思想包袱。不久前,在全县“三个一批”整治重点村工作中,王某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让宗艾村党组织由软弱涣散的“后进”成为全县“一堡垒五中心”的标杆,本人也得到了组织的进一步使用。
  “我们党一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干部的处分旨在警示而非终结其职业生涯。”寿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处理受处分干部时,该县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初期,为避免增加干部心理负担,并未直接让其讨论所犯错误,而是从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实际帮助,以此体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在后续的回访工作中,该县还根据处分期是否已满进行了区分处理,一系列暖心举措使得回访工作更加科学、人性化,有效促进了“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的转化提升。

访中疏导“卸包袱”
重塑干部信心动力

  干部在受到处分后,往往容易产生自卑、躺平等不良心态,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组织的整体发展。为了解开受处分干部的心结,帮助他们重拾工作信心,寿阳县纪委监委在回访教育中创新方式方法,针对受处分干部的特点分类施策。
  在访中疏导环节,寿阳县纪委监委运用了多种谈话方式。对于心态需要调整的干部,采用“疏导式”谈话,引导他们正视错误,放下心理负担;对于作风懈怠的干部,则进行“提醒式”谈话,督促他们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工作;对于悲观消极的干部,给予“鼓励式”谈话,激发他们的斗志和信心;而对于提出诉求的干部,则采用“关怀式”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些谈话方式切实做到了纪法情理的贯通融合,有效缓解了受处分干部的心理压力。
  “在受处分期间,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也重新树起了干事创业的信心。”魏某主动投身寿阳县“百里百日”攻坚行动,起草并参与制定《寿阳县盘活存量资产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市县融资担保一体化改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向“有为”的转变。
  “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有错误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警醒和激励。”寿阳县疾控中心负责人在受处分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在百项争创、清廉机关建设、后进村帮扶等事项中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所在单位季度考核排名由倒数上升至前列。
  在寿阳县纪委监委的悉心疏导下,许多受处分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暖心回访”的成果,寿阳县还召开了“暖心回访、激励担当”专项活动座谈会。在会上,受处分干部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转变过程和心得体会。县委领导也语重心长地与大家交流,鼓励他们辩证看待问题,打开心结,跨过台阶,鼓足干劲,以全新的自我投身到工作中去。
  通过访中疏导“卸包袱”,寿阳县纪委监委不仅帮助受处分干部消除了问责焦虑、打破了成长瓶颈、卸下了思想包袱,更让他们从“有错”转变为“有为”,为组织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访后反馈“提干劲”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正向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干部担当使命的基石,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用则是其重要保障。为了激励受处分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更好地投入工作,寿阳县纪委监委在“暖心回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管理使用机制。
  在寿阳县党建领航“1881”工程第三次工作推进会上,该县明确提出要坚持使命为纲、事业为上,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勇担敢担使命的干部优先倾斜使用;要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注重以事实为依据,用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的标尺衡量干部干事行为,对该容的大胆容错、该使用的果断使用、该追责的坚决追责。
  为此,针对去年“暖心回访”中群众和单位评价内容不够具体、量化结果不够突出、评估结果不够精准等问题,寿阳县纪委监委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评价指标内容。他们以工作实绩为重心,突出对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落实群众工作实绩的评价,对回访对象处分期内的综合情况作出公正评价,并将这一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截至目前,已经有10名经回访被评为优秀的受处理处分干部被纳入“四个一批”干部储备库,7名干部得到了职级晋升和重新使用。这些干部在得到组织的进一步使用后,纷纷表示要珍惜机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为全县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组织给了我新的机会,是对我的信任,不能辜负这份期望。”庞某在得到组织的进一步使用后,聚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课题,积极参与编制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统筹乡镇编制资源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健全‘回访、教育、重塑’长效机制,突出回访结果运用,实现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格局,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营造竞相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寿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张谦 本报通讯员李迪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 第2025-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