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线上购物、预约挂号”“多设立一些公立幼儿园,为多孩父母解决后顾之忧”……2月15日,通过手机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兼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向记者仔细介绍了社区群众向她提出的建议。全国两会临近,杨蓉每天都在加紧整理走访调研记录。
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杨蓉从社区群众眼里的“小丫头”逐渐成长为值得信赖的“杨姐”和贴心知心的“杨代表”。杨蓉把做好本职工作和倾听民声结合起来,她的履职深受群众认可。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实践。”在杨蓉看来,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就必须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解决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不负期待与重托。
履职以来,杨蓉始终根植于社区警务实践。“群众的小事,就是我的履职课题。”杨蓉通过警民恳谈会、掌上警务室等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形成高质量议案建议30余件,涵盖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理等领域。
杨蓉深刻意识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她领衔提交的《关于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议案于2022年落地实施,构建了政府、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2023年,她参与太原市公安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动态数据模型预警风险,推动调解关口前移,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山西实践。2024年,她进一步提出《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法》议案,推动基层治理迈入法治化轨道,助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想方设法为群众纾困解难,这是公安民警的职责,也是人大代表的责任。”杨蓉表示,自己要参与更多的代表履职活动,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故事。打开杨蓉去年的履职记录,记者发现她真是从年初忙到年尾:2024年3月15日,在杏花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宣讲两会精神;7月30日,参加省人大环资工委召开的草原生态保护立法座谈会并发言;8月24日,参加《山西省体育发展条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
“身着警察蓝,心系党旗红”——这是杨蓉的履职信条。她身兼民警、代表、妇女工作者多重身份,却始终以“社区女儿”的姿态奔走一线。“今年将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议题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推动相关立法工作。”杨蓉表示,将提出更多接地气的好建议,让群众通过她的履职,真正体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本报记者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