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能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工信厅近日公布了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汾阳市酒厂老厂址、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宁化府益源庆醋坊、益华炼白葡萄酒厂入列其中。
包括建筑物、厂房、仓库、机械在内的工业遗产,代表了山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重要成就,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和文化价值。比如,汾阳市酒厂老厂址,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和厚重的酒类工业文化研究价值;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代纺机产品;宁化府益源庆醋坊见证了山西醋业乃至中国醋业的发展历程;益华炼白葡萄酒厂是我国葡萄酒业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们见证了山西特定产业历史、技术变革、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历程,承载了山西工业发展的记忆,展现了山西企业发展的工匠精神和工业文化,对教育、科研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软实力。
工业遗产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足迹,浓缩着工业文明转型升级的历史。但是,工业遗产面临着改造难度大、经济效益相对低且回报期长、产品较单一、特色不鲜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等问题。此次公布工业遗产名单,旨在加强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的保护体系,促进工业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只有保护和利用的双向奔赴才能持续推动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工业遗产的有效利用,不是简单的翻新,而是在保留工业遗产物质形态的同时,创造性地规划、开发、利用。利用老旧厂房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企业纪念馆等;因地制宜打造工业遗址主题公园、公共休憩空间,打造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文旅消费场所,比如,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沉浸式文旅园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植入、高科技技术利用、节日活动策划等元素,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科技、产品、区域的融合,不断提高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水平。
保护利用工业遗产,既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更需凝聚各方力量。各级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汇聚社会资源、健全政策体系,从土地利用、财政支持、金融保障、开发运作等方面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在工业遗产园区的发展上,应针对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文化产品研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有效提升游客文化消费热情。鼓励多元社会主体通过开展公益捐赠、设立保护基金等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营造共建、共用、共享的良好氛围。
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为城市留下独有的“工业乡愁”。要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目标,深挖工业遗产的文化“富矿”,更好地推动工业文明与现代产业相互交融,让工业遗产为区域经济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