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环保

绘就水韵龙城新图景

  虽然天气依旧寒冷,2月14日,记者在省城南沙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现场看到,河道完成清障和疏浚,两侧的边坡修葺一新,一个个生态框里,栽种了保土保水植物,周边山体植被繁茂,错落有致。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为汾河治理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谋划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任务,提出到2025年,汾河流域21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汾河流域(太原段)对中下游乃至整个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太原市河流断面进一步稳定实现优良水质是当前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这对太原市水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024年,太原市以科学治污为引领、精准管控为手段、靶向攻坚为策略,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去年12月底,该市“一泓清水入黄河”52个省级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28个项目,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开工率100%、完工率50%”的目标。
  汾河是太原市的大动脉,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9条边山支流是毛细血管。相关专家指出,要持续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质,就必须牵住“九河”治理这个“牛鼻子”。要一体推进“九河”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污染治理、河道清淤、河道蓄水、生态堤防等生态治理工程,实现“有河有水、人水和谐”目标。
  连日来,虽然气温仍旧很低,但在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虎峪河河龙湾段、九院沙河万亩生态园段河道内,施工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驾驶车辆往来穿梭忙碌,将河岸的泥土挖出来,再转移到附近,挖出的泥土构筑起一道长长的围堰。目前,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正在陆续开工复工中,随着工程的开工建设,太原市九河复流工程也按下了“快进键”。
  天蓝水清,河净岸绿为省城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生态幸福感。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汾河太原出境断面韩武村断面的水质优良天数由2023年的162天增长为262天,增加了100天,优良天数比例由2023年的49.8%提升到71.8%,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全年劣Ⅴ类天数由2023年的56天下降为32天,下降了42.9%。同时,太原市申报的5条河达到了幸福河湖标准,其中汾河古交段、娄烦县涧河达到五星级幸福河湖标准,汾河清徐段达到四星级幸福河湖标准,万柏林区玉门河、晋源区风峪河达到三星级幸福河湖标准。
  随着一项项治理工程的全面推进,水韵龙城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本报记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