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从住宅、学校、公园等“精致美”的项目,到桥梁、铁路、机场等大型基建工程,近年来,我省建筑业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我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传花信,山河已春。日前记者获悉,2024年,我省在建筑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新增绿色建筑面积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规范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民以居为安,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2024年,我省建筑业在市场环境优化和转型发展方面取得关键突破。通过修订《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以及上线新实名制管理系统,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建造“好房子”被各级政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成为必须抓好的民生实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随着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筑业在市场环境优化和转型发展的内涵不断扩展。大家对于住房期待既住得安心放心,又方便节能省钱。这意味着好的住宅环境应当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特点,不仅要有好标准、好建造,还要有好材料、好设计以及好服务。
太原市的退休职工张大爷,去年在位于市区南中环与坞城路交会口西北角的保利东郡楼盘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感到非常满意。比起之前老房子设施陈旧和周边活动区域局促,新房紧邻学校和公园,小区内绿树成荫,家中配套设施完备,住进来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百倍。
持续开展的城市更新行动,正在不断优化着城市的服务水平。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各市运管服平台受理处置城管问题208.9万件。以城市体检促城市更新,推动城市体检设区城市全覆盖,完成首轮省级城市体检,形成了“1报告、1张图、1张表、2清单”的体检成果。
与此同时,我省逐步规范农房建设,努力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先后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755户,设立258个县级农房建设监理服务机构,培育形成了4.9万人的乡村建设工匠队伍。
绿色发展
努力落实“双碳”目标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住建领域能源革命,努力落实“双碳”目标,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立法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实施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鼓励企业探索智能建造技术,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2020年起,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重点项目推广进入全面普及发展阶段。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将“全面绿建”上升为法律制度。省住建厅不断完善条例实施保障和配套政策,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保障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受控运行和绿色建筑性能指标的实现。
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领域,我省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24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1853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同时,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41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4.75%。我省绿色建筑已进入由点到面、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全省各地扎实落实国家和省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相关精神,明确工作目标、出台有力措施,统筹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实现了建筑节能与科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长治市在居民住宅楼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大量居民住宅楼项目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外墙保温技术等节能措施,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和节能性。大同市体育中心是一座集体育竞技、全民健身和绿色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场馆。中心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采用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比如高效的LED照明和雨水收集系统。
转型升级
不断拓宽行业发展之路
时至雨水,位于长治市壶关经开区的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长治园区厂房内,工人正争分夺秒赶制订单。该园区在绿色建材研发和生产等领域持续发力。该园区坚持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着力打造集研发、智能制造、销售、施工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建筑产品生产安装基地。
今年,我省将以转型升级为引擎,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业。全力保障建筑业企稳回升,深入推进住建领域能源革命,充分发挥科技标准造价支撑作用。强化“大建筑业”运行专班调度作用,建立“一台账,双调度”精细化管理机制,促进工程项目投资加快落地。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同外埠企业组建联合体投标,承揽更多项目。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切实筑牢行业安全稳定底线。着力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抓好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切实提升自建房安全监管水平,从严加强建设工程消防审验。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获悉,今后,我省将继续以转型升级为引擎,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业。重点包括强化“大建筑业”运行专班调度作用,建立“一台账,双调度”精细化管理机制,促进工程项目投资加快落地。持续督促企业入库入统,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同外埠企业组建联合体投标,承揽更多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力保障建筑业企稳回升;深入推进住建领域能源革命,开展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全面发展绿色建筑。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标准造价支撑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住建领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加强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等。
相信在转型升级目标引领下,我省建筑行业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后记
建筑业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紧密。通过深入触摸建筑行业变革的脉络,记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这一行业在时代浪潮中的转型决心与蓬勃力量。
在建筑工地上,曾经嘈杂混乱的场景正逐渐被井然有序的作业流程取代。无人机进行场地测绘,几小时就能完成以往人工数天的工作量。智能塔吊搭载先进的感应系统,能自动识别吊运物重量、位置,极大提升施工安全性与效率。装配式建筑工厂里,一块块预制构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诞生。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建筑过程更高效、更环保,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随着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更多节能、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从外墙保温材料到节水器具,为建筑披上“绿色之衣”。
当然,转型升级之路仍有许多难题,成本控制难题、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阻碍依然存在。但我们相信,建筑业正以坚定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为我们打造更宜居、智能、绿色的生活空间。
本报记者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