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直通全国两会·山西

【代表委员手记】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加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作为深耕碳基新材料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我见证着传统煤企以科技创新为桨,以绿色转型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过去一年,在“双轮驱动”战略指引下,华阳集团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生共荣的新路径:千米钻机突破薄煤层成孔技术瓶颈、智能化采煤机以毫米级精度切割煤层、井下矿工轻点屏幕即可远程操控采煤机、巷道巡检机器人成为“安全哨兵”。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依托中科院物理所的技术,建成了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电池包及钠离子电池储能柜全产业链,全球首套钠电煤矿应急电源正式启用,全球首条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式建成……正式迈出了“材料—电芯—电池—应用”的一步。目前,我们正在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在商用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履职以来,我坚持走访一线调研,在大同煤矿的智能化调度中心以及阳泉市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我深切认识到钠离子电池产业正在进入规模化阶段,未来将进入行业高速发展期。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呼吁国家层面立法支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将钠离子电池纳入消费税减免范围。为此,我建议一是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向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倾斜,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投资、相关市场化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发行与之匹配的特别国债、超长期国债等,营造产业健康发展生态;二是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助力绿色发展;三是多措并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亲历从“一块炭”到“一块电池”的嬗变,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的跨越,我坚信,只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创新生态,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走出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华阳路径”,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国企力量。

  本报记者苏晓晨 要佳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 第2025-03-08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5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3-03期

  • 第2025-03-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