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晋文化,也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近年来,山西群众文艺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在继承传统艺术形式上有所拓展,更在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将全省人民致力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展示。“2025新春山西省群众文化优秀作品专场演出”便是一场呈现给省城观众的精彩演出。
这场演出艺术形式多样,包含了鼓乐、吹打乐、小品、戏曲、曲艺、鼓书、广场舞蹈、合唱、魔术等,节目内容用“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有喜气、扬正气”的“五气”概括,现场节目效果之好、掌声之热烈、与观众互动之强烈、气场之强大,虽不敢说罕见,但真敢说难得。
别出心裁的串联方式。以四次女声方队站在舞台两侧哼唱《春节序曲》的形式,牵导出四个篇章的节目,而将男女主持人用串联词介绍节目的时间压到最短,应该说,这是对传统综艺晚会串联形式的一次突破和革新。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四次女声方队的出场,形成了层次递进的观演关系,最后成为了一曲独特的节目。这一种全新的串联,放置在群众文化优秀作品的专场演出中,显得新颖而别致,导演的大胆设计,令人称奇。
与观众的互动亲切自然。顾名思义,群众文化节目,本身有可能是从城市广场甚至农村的田野地头诞生的艺术形式,它的特点就是演员人数比较多,还需要与观众产生亲近与互动。但是,规模过大、声响嘈杂的广场艺术,在进入到剧场演出时,假如处理不当,会让观众产生“过犹不及”的欣赏感觉。我们看到,这台节目的汇合,在将广场舞蹈等形式运用时,刚柔相济,恰到好处,既有雄壮的阳刚之美,也有群众文艺的质朴美感,殊为不易。在由春节序曲、几个广场舞和最后歌唱祖国的表演中,形成了实质上与观众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开掘山西文化资源的广场舞蹈,如《人说山西好风光》《汾河流水哗啦啦》《塔乡俏妞》《鞭花舞出幸福歌》《花伞情》等,展示了我省在广场舞创作与表演方面的雄厚实力。在上一届全国“群星奖”评选中,我省《人说山西好风光》夺得大奖,带动了时下最与群众贴近的艺术形式的繁荣呈现。实际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广场舞的兴盛与发展,已经是当代中国的一道绚丽的风景,是最应该关注、最应该研究的群众文化现象。我省是闻名全国的“民歌民舞的海洋”,艺术资源丰厚,非遗种类甚多,能够为广场舞的编创提供足够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发展成山西民间文化的又一种品牌,并产生持续的文旅效应。
创作与创新的元素令人关注。除了广场舞的新作品之外,在这台晚会上,小品《秘籍》、大同数来宝《隔辈儿亲》、陵川钢板书《老陈醋》和几个反映应县木塔的歌曲,都令人印象深刻。实际上,在任何晚会里,语言类节目的分量,都代表着综艺晚会的内容深度。而以上所提的几个原创作品,或表演城市基层的“社区食堂”,或表现每个观众都能够产生心理呼应的“人情伦理”,或由“老陈醋”而感受山西高原的综合文化品位,或由“木塔”而感受山西古建的独特和辉煌。这些节目,整体上看,都是沉淀了较长时间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民俗风采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群众文化创作的水准。
今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要举办,全国“群星奖”决赛亦将在艺术节期间举行。这台晚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鼓舞了全省群众文化系统的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对全省群众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全省群众队伍和成果的一次检阅。期待在今年的大赛中,我省将继续取得好成绩。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