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交通

书写城乡畅达新篇章

——大同市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在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大同市积极革新。聚焦交通运输领域,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方面,促进农村客运、货运和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畅通城乡物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提升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努力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推动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构建出城乡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繁荣新貌。
  日前,大同市出台《大同市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城乡互通、内联外通、客邮兼顾、共建共享、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农村物流网络,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该方案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县区经济结构、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特色,“一县一策”分类推进。在网络节点建设上,积极整合资源,将现有道路客货运场站等改造为县级物流中心,与邮政、电商、快递等实现资源共享;乡镇依托现有站点,拓展客运、物流、售卖等多种功能,建设综合服务站;村级则借助城乡客运、邮政企业服务点延伸物流网络。同时,鼓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发展“农村客货邮+电商、旅游、农业”等模式,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并强化安全管理。按照规划,预计到2027年,各县(区)完成任务指标,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全市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数量达220个以上,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达30条以上,基本建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
  在客货邮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之际,大同市云州区在公共服务升级方面收获了亮眼成果。云州区交通运输局紧扣群众出行的实际需要,不断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通过常态化征求群众意见,精准优化调整14条农村公交线路,全力保障群众日常出行。2024年6月,与旺运公交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开通的14条线路覆盖全区128个行政村,实现了“公交村村通”,行政村通公交客车率达到100%。
  不仅如此,云州区交通运输局还依托农村公交客运网络,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如自去年11月7日试运营的线路,沿途设置峰峪、杨庄等6个客货邮站点,每天定时发车,上午将货物送至峰峪村分拣,下午再派送至各村站点,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配送和邮政寄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走出乡村,外界的商品也能更顺畅地进入农村,为农村电商、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客货邮融合发展与公交惠民工程相辅相成。完善的公交网络为客货邮融合提供了运输基础,降低了物流成本;客货邮融合则拓展了公交服务功能,提升了公交运营效益,两者共同促进城乡资源的高效流通。未来,随着大同市在这些领域的持续发力,城乡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将得到更大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报记者杜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6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 第2025-03-08期

  • 第2025-03-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