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环保

美丽乡村景如画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3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西麓、潇河源头的昔阳县沾尚镇沾尚村,平坦的水泥路在田野间延伸,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走进村中,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基础设施配备完善,沿街立面彩绘颇具艺术气息,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的景象。
  近年来,当地聚焦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等工作,始终将“无废”理念贯穿其中,全村动员、全民参与,厚植“无废”文化,营造“无废”氛围,把废旧塑料瓶、易拉罐、啤酒瓶、轮胎、陶瓷瓮等乡村废旧材料变身建设法宝,以微改造、低成本、乡土化的设计理念,使边角地变微空间、废物料变新建材、旧物件变新景观,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同时,打造艺术景观,扮靓村庄颜值。在潇河源文化主题公园里,用废旧轮胎打造的景观墙,饮料瓶、酒瓶等制作的景观造型随处可见,各种变废为宝的艺术品让人眼前一亮。附近村民李连生告诉记者:“这个公园用了啤酒瓶、啤酒盖等多种废旧物,做出了一百多个小景观,把以前家里闲置或者不用的废旧物利用起来,环境也变美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我省农村污染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群策群力,从“颜值”到“气质”都得到了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一环,是关乎基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昔阳县持续开展“无废村庄”宣传,大力推广“无废”做法,积极引导村民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身边小事做起,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无废”举措融入日常生活,让“无废”生活成为新风尚。沾尚村以“垃圾不落地、废旧再利用、乡村更美丽”为主题,绘制20余面涵盖村规民约、农耕文化、传统民俗等内容的主题文化墙。村民们踊跃将废旧轮胎、易拉罐、啤酒瓶、管线等材料提供给村集体,精心制作了百余处低成本、具有乡土气息的微景观,如花墙、仿真树等。利用废旧物资打造乡村美景,变焦点为景点,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环境的美观度,也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创建“无废村庄”的认同感。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沾尚村还采用“农户自主分类+保洁员上门收集+市场专业处理”的闭环收运新模式,配备干湿分离垃圾桶300个,清运车1辆,设置垃圾分类亭3处,智能垃圾分类收集屋1处,精细划分8个治理网格,实现网格到点、责任到人、常态清洁。此外,村干部还深入农户家中,发放《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并借助展板、宣传栏、微信网格群等多元化渠道,广泛传播“无废”理念,详细讲解垃圾分类及可回收物利用的有关知识,引导村民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程国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2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30期

  • 第2025-03-29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