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特事特办”,从申请到领证仅72小时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晋中速度’给了我们搏击市场的底气”

  4月2日,走进山西远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作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屏气凝神调试仪器,现代化的办公场所里,工作人员忙而有序,正为赶制订单忙碌着。
  “多亏三天拿到许可证,公司成功签下千万级大单。”企业负责人尹航感慨地说。
  时间回溯至3月12日,一通紧急电话打进晋中市营商环境局市场准入科:“最近公司刚对接了一个上千万元的大单,客户要求必须持有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能否5天内办结?”此时企业已提交申请,但若按常规30个工作日流程,将错失商机。
  市场准入科闻讯而动,立即启动“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组帮助企业精准完善申报材料,另一组直奔企业仓库,对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逐项指导调整仓储布局、温控设备及管理系统。3月13日完成现场验收后,勘验人员全程跟踪整改;14日下午,带着油墨清香的许可证便送至企业手中。
  “从申请到领证仅72小时,这样的‘晋中速度’给了我们搏击市场的底气。”尹航展示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言语间难掩激动。作为医疗器械流通领域“通行证”,三类许可证审批涉及15项准入条件、48条检查细则,过去需经历多轮材料审核、现场核验。此次审批“大提速”,正是晋中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据晋中市营商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通过建立“超前辅导+并联审批”机制,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现场勘验环节前置,推行“并联办”“集成办”,实现审批环节压减40%,申报材料精简35%。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化作惠企暖心的实效。
  从30个工作日到3天,数字之变的背后,是晋中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在“极简审批”模式成功试水医疗器械领域后,该市乘势将改革经验拓展至工程建设、食品医药等多个重点领域,形成全域覆盖的政务服务新生态。改革成效通过数据跃然纸上:截至今年3月,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42.09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9.73%,民营经济贡献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已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当前,晋中正以“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数字化赋能、标准化改革、精细化服务,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当企业信心与政务服务同频共振,民营经济必将活力迸发。”晋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让更多市场主体感受“晋中温度”,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张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4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2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30期

  • 第2025-03-29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