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灰瓦间氤氲着幽幽墨香,飞檐翘角下回荡着琅琅书声。4月13日,榆次老城北门牌楼西侧的“瑞隆裕·同心”书屋内,市民们或倚窗品读,或执卷踱步,沉浸在书香墨迹的氛围中。
“瑞隆裕·同心”书屋是由晋中市委统战部统筹指导,按照“五个一”共建模式打造的“同心”系列城市公益书屋之一。书屋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内设亲子阅读区、电子阅览区、非遗展演空间、直播间、读书活动交流区,特别配套VR科普智慧互动空间、心理赋能体验空间等多个功能区。
轻启雕花木门,墨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题壁如一卷徐徐展开的书法长轴,与透入花格窗棂的晨光交织成影。往里走,非遗展演空间的皮影道具与VR科普设备隔空对话,直播间的数码光影在青砖墙面投下斑驳印记。特别设置的“魏榆记忆”专区,陈列着《晋商史料全编》《榆次县志》等地方文献,让读者在翻动书页时触摸古城文脉。
“第一次推开书屋的木门,我就被这里深深吸引了,没想到榆次老城还藏着这么一处文化宝地。”市民王志国回忆道。自2021年书屋开放以来,这里就成了他每周必到的“心灵驿站”。“在这里不仅能静心阅读,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书友,既增长了见识,又收获了友谊。”王志国说。
“书屋不仅是静态的阅读空间,更构建起动态的知识共享平台。”书屋负责人刘娟介绍,“我们联合驻晋高校学者和本土作家,以‘领航悦读’文化品牌为核心,年均开展40余场文化沙龙及主题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教育’的模式,为周边留守儿童打造课业辅导空间,为寒暑假返乡大学生开设典籍研读工坊,并引入电商资源,运用公益直播手段,使全民阅读延伸为家庭文化建设的数字纽带。”
据了解,该书屋日均接待读者六七十人,年均服务读者8000余人次。近年来,已相继获评晋中市师德涵养教育基地、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及“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称号。
阅读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6座公益‘同心书屋’。”民进晋中市委会机关驻会干部曹靖炜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民进界别优势,丰富书屋活动内容,推动公益阅读常态化,为城市文脉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