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占富)“我们又申请了3.3亿元资金,实施广武汉墓群和广武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3A级景区、广武国际滑雪场升级4A级景区建设,推动文旅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4月22日,山阴县广武镇镇长刘志霞告诉记者。昔日以“白加黑”为经济支柱的山阴县,如今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打“特”“优”农业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山阴县今年扎实推动煤矿扩能升级,完成3座智能化煤矿改造,支持4座煤矿核增产能780万吨,引导停产煤矿加快复工复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加快煤电机组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推动苏晋山阴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开工,中煤华昱冻牛坡100MW光伏发电等3个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71.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2%。
全力打好“特”“优”农业“富民牌”。去年该县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生产鲜奶29.7万吨。种植优质饲草20万亩,建成全省首家饲草检测检验中心。今年,将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三大工程”,建设农牧融合发展强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亿斤以上。新增1家万头奶牛养殖园区,鲜奶产量保持在30万吨左右。杂粮、饲草种植分别稳定在20万亩左右,牧草收储能力达到60万吨。发展壮大古城鹌鹑养殖、薛圐圙南美白对虾养殖、马营庄大葱种植、吴马营蚂蚱养殖等富民产业,申报省级古城食品专业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长极”。今年,重点推动碳基、钙基、固废综合利用三大产业扩规集链成群,加快超牌20万吨复合材料煅烧高岭土生产线、赢胜8万吨陶瓷纤维及其制品生产线、绿保鑫100万吨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惠晟高硫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进度。引进机械装备智能制造加工项目,推动中航若翼智能配电柜等项目开工建设。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推动低空飞行基地、无人机应急保障服务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引育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
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引擎”。发挥农文旅集团招引平台作用,目前正在积极对接成熟运营团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一体化、文旅康养一体化、景区景点一体化。下大力气擦亮长城文旅品牌,围绕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做好广武汉墓群和广武城保护开发利用,加快月亮湾风景区、数字电竞文创园、山地户外运动营地等项目建设,推动广武明长城、汉墓群申报3A级景区,把更多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同时,积极建设冰雪经济小镇。借助南山蓄水灌溉项目建设,加快广武国际滑雪场二期项目开工,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全链条发展,承接更多国家、省级冰雪赛事,打造全省冰雪经济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