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开发区

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大“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

【营商环境观察】以环境之优“锻”产业之势

  走进位于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宝集团,明显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生产车间的锻造加热炉烈焰滚滚,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控制室蓝色的智慧大屏数字跳动,精准掌控生产流程各环节,在千锤百炼中完成一件件风电法兰产品。
  “随着法兰尺寸增加,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智能制造提升生产品质和效率势在必行。公司投资2.23亿元建设了基于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扩建项目,采用大型锻压装备,数控化率提高到了80%以上。”天宝集团负责人说,“项目用地由10块土地整合而成,前期土地手续不完善,开发区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全程领办代办,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近年来,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放大“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推动“承诺制”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坚持标准地“一书两证”出让模式,深化项目首席服务官制,从项目选址到用地的预审、报批、供应及手续办理等全环节开展常态化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领办代办服务。在不断探索实行“大公司+小管委会”运行模式中,推动开发区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迈进。2024年底,开发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户、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13户、高新技术企业24户、国家级绿色工厂3户。
  同样感受到“定襄速度”的还有宝航重工。从开工建设到首批直径7.5米海上风电法兰下线发运,仅用时310天,工期比原定计划提前4个月。年产10万吨风电法兰生产线建设项目成功投产,使宝航重工成为国内第三家具备生产海上风力发电塔筒法兰能力的企业,标志着定襄风电法兰实现从小到大、从量到质、从陆上到海上的转型跨越,开启了我省锻造行业生产大型环件的新篇章。
  “从立项到投产,定襄县委、县政府,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全县各部门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承诺制无审批’和‘拿地即开工’。开发区还派驻专班服务团队,让我们感受到了服务的速度、力度和温度。正因如此,公司才有底气和信心不断发展。”宝航重工副总经理郭计森说。
  在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宝航重工10MW及以上风电机组精密锻件数智化建设项目成为“开工一批”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主要购置大型数控车床、大型数控钻床、数控自动锯床等,同步建设ERP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综合管控平台,逐步实现产品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项目建设的软支撑、硬保障。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以开发区靠前服务+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模式,以“标准+承诺”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审批流程再造上求突破、在服务精准度上再升级、在数字化赋能上再加力,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赋能项目加速落地、企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高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 第2025-05-04期

  • 第2025-05-03期

  • 第2025-05-02期

  • 第2025-05-01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