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晋城

高平良户书院管理员鲍贵云:让耕读传承润泽乡村振兴

  “良户书院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如今,它仍然发挥着‘乡村阅读中心’的核心作用……从服务家族兴盛的一家之私学,到服务于整个村子,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人才,良户书院引导全体村民同心协力为乡村发展聚势蓄能。”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的讲台上,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讲述着《千年古村焕新韵》的故事,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深情。
  他叫鲍贵云,是高平良户书院的管理员。从西北高原到太行山下,从27岁到33岁,这个来自青海的“新良户人”,把6年光阴韶华融进乡村阅读推广事业,让千年耕读照亮乡村振兴。
  高平良户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村中的良户书院原是康熙经筵讲官,官至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的田逢吉的宅院。2016年,热衷于古建书香的鲍贵云,跟随好友——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传播首席专家、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来到良户,立即便被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吸引。至此,伴随着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乡村振兴·百村计划”在良户书院落地,作为负责人的鲍贵云开始在这里扎根。
  文昌阁、新华厅、昌明厅……青少年读本、农业农技、小说名著……走进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良户书院,7个阅读室内各类图书清晰归类、摆放整齐、书香扑鼻。“我到这里时,良户书院已经挂牌两年,藏书上万册,但是摆放杂乱,无法发挥作用。”鲍贵云说,来到书院的第一时间,他便抓紧时间收罗这些“宝贝”,为图书分类分室。规范有序的阅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光顾”。渐渐地,到书院读书在良户村里蔚然成风。
  “不仅要让书院沁满书香,更要让书院成为文化阵地。”这是鲍贵云下定的决心。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和弘扬,鲍贵云大力组织开办各类讲堂,与商务印书馆、山西大学、全国知名企业等合作,一周一次定期开展系列活动。“我们还分批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作家等在书院开办论坛,内容涉及传统文化弘扬、古建筑保护、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等方面。”鲍贵云告诉记者,良户古村还先后组织了四届全国性的“古村落保护大会”,围绕乡村振兴、文化自信、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线下论坛和线上交流的方式,探索文化复兴之路、乡村振兴之法。在专家学者讨论交流之后,鲍贵云不仅将这些观点汇编成册,还采取了诸多可行举措,落实到后期的工作当中,使良户书院成为助推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的基地。
  “在新时代传播传统文化,必须温故知新。而要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知新而后创新。”这是鲍贵云的深刻理解和认知。近年来,他更积极投身数字阅读探索,全力利用直播平台、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推广乡村阅读,用数字模式驱动良户书院发展。在鲍贵云的努力下,良户书院借助数字化渠道,以时代记忆平台为核心,从传统文化入手,融合乡村振兴、民俗文化保护、手工技艺传承、农耕文明挖掘等工作,围绕乡土文化、乡村知识、乡间手艺、乡村生活,来发现、重构和输出乡村价值,探索和完善了以文化带动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传统书院借助数字化模式,有望成为新时代培育全民文化自信和精神信仰的核心阵地,让乡村重现诗意、重拾传统,引领新时代的新生活。”鲍贵云说,作为乡村阅读推广人,他将继续以阅读为犁铧,在乡村的肌理中深耕精神内涵,让每一页书本都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脉络。

王天晓 袁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 第2025-05-04期

  • 第2025-05-03期

  • 第2025-05-02期

  • 第2025-05-01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