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洪洞县公共就业流动人员党支部格外热闹。党支部邀请大学毕业生参加流动党员座谈会,畅谈对家乡建设、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平时我们都不在家乡,但是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也特别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流动党员梁青青说。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洪洞县积极探索“四链一图”工作机制,通过完善“信息链”、打造“管理链”、拓宽“教育链”、优化“服务链”、绘制“流动地图”,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把握、组织生活难开展、教育管理难到位、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难题,引导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两地做先锋”。
完善“信息链” 一站式统管
“昨天我一共给13名我们村的流动党员打去了电话,了解一下他们在异乡的状况,送去组织的关心。”日常联络已成为堤村乡选调生郭锦恒的工作常态。
为做好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洪洞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体系,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到村工作大学生等组成的专员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入库,动态更新。目前,已实现203名流动党员无缝对接流入地党组织,确保区域“全覆盖”,摸排“无死角”。
该县还精确绘制流动党员管理“一张图”,即以《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台账》为基准,在全国地图各省份标注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所在位置、绘制流动党员分布人数柱形图,便于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及去向,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不失联。
打造“管理链” 制度化规范
“这次行前,我收到了县委组织部发放的《党员行千里组织待君归——流动党员手册》,这份流动党员‘明白卡’就是我的思想指南。”赴北京工作的李亚楠说。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行前管理,洪洞县积极构建流动党员常态化管理机制,建立外出报备制度,完善“外出报备、流入报到、流动报告”管理办法,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线”。另外,洪洞县建立结对联络制度,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每季度与流动党员沟通交流,全方位掌握个人动向、思想状况等,并建立《洪洞县流动党员结对联络帮扶统计表》。
拓宽“教育链” 全场景辅导
为拓宽流动党员“教育链”,洪洞县实施“线上+线下”全方位教育培训。线下,各乡镇党委利用好乡镇党校,结合“党员进党校”,党员冬训、假期集中返乡时机,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结合流动党员分布状况、职业特点等,分领域、分行业举办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实现流动党员线下培训全覆盖。线上,采用“党支部+互联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依托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平台及微信群、公众号等,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上传学习资料,方便流动党员“在线”学习。
“我平时经常浏览咱们县委组织部的公众号‘槐乡先锋’。通过公众号,能看到很多新政策。咱们的流动党员微信群,图文并茂的党建理论课程,很专业也很认真。”一位流动党员的反馈印证了该县教育创新的成效。
优化“服务链” 多维度关怀
“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管理的同时,家乡的‘红色家书’、政策咨询等关怀从未间断。”在太原打工的张国平深有感触地说。
为优化流动党员“服务链”,洪洞县各基层党组织通过见面、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流动党员常态化联系,落实各项关心关怀措施。过“政治生日”时寄送一张生日贺卡;遇到重大事项时发出一封“红色家书”;需征求全体党员意见建议时送上一份“征求意见书”;流动党员或家人生病住院、工作或生活中有重大困难,本人或家中发生意外时及时走访帮扶。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
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高冰高兴地说:“自从加入咱们流动党员的大集体以后,经常会收到一些就业信息、政策解答等,真是方便极了。”
为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外创业、就业困难等问题,洪洞县零工市场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各地创业扶持政策和就业信息,为在外流动党员寻找工作岗位牵线搭桥。去年以来,该县已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348条,提供政策咨询522次。
陈俊琦 李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