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牛价跌得厉害,我们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亏损了不少资金。今年听说县里联合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推出了肉牛收入保险,我毫不犹豫地就参保了!”4月23日,山西省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斌站在公司现代化的牛舍前,望着牛栏里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作为全县首批参保的企业,他家的1028头肉牛如今有了“双重保障”,如果出现牛意外死亡或者牛肉价格下跌的情况,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款,这让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张晓斌从事肉牛养殖已有十年,过去最怕两件事——牛生病和牛价跌。“一场疫病能让我们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市场波动更让人揪心。”去年,受全国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公司出栏的肉牛每头亏损近1000元,辛苦经营大半年,反倒贴了本。
肉牛养殖产业是榆社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应对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养殖风险,榆社县政府创新推出“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运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贴、保险兜底、企业参与、农户受益的协同机制,为肉牛养殖产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让投保户惊喜的是,保险不仅保收入,还送服务。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为参保养殖户配备了“疫病防控包”,包括消毒药剂、体温计和养殖技术手册。驻村干部老张每周都会带着兽医来巡检,“以前牛生病了只能四处奔走寻医,现在一通电话,专家半小时就到。”
更让养殖户安心的是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预警”。今年开春,榆社县遭遇罕见倒春寒,保险公司提前通过微信群发布风险提示,并指导养殖户加固牛舍、添置保暖设备。“以前靠天养牛,现在靠数据防灾,这保险买得值!”张晓斌感慨道。
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着力稳定基础产能,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因此,建立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尤其必要。
政策性肉牛收入保险的落地,叠加传统肉牛养殖保险,不仅让榆社县的养殖户吃了“定心丸”,更让大家看到了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希望。
在榆社县的田间地头,像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养殖企业正因一张小小的保单重拾信心。随着榆社肉牛收入保险的开创,山西农业保险正逐步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事中减损+事后保障”全链条服务转型。榆社县委书记郭建雄在项目对接座谈时表示,保险不是终点,而是撬动产业振兴的支点。榆社县致力于将肉牛养殖模式打造成可在全国推广的范例,保险介入的目的在于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养殖户稳定收益。
如今,张晓斌已经开始谋划明年的养殖,再扩栏4万头,并与屠宰企业签订单合同,“有了保险兜底,咱也敢跟市场叫板了!”在他身后,标准化牛舍已在筹备。榆社的肉牛产业正迈向新的征程。
王泽雨 温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