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清晨,朔州市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工地一派忙碌景象。20多个绿化工人将一卷卷草皮精准嵌入黄土地,手指翻飞间,深浅不一的草色“地毯”向着远方延伸,不远处机械轰鸣声中,推土机正把最后几垄土丘碾成平展的沃床。
穿过新植的槐树林荫道,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陈文强站在1.5万平方米的绿篱景观带前,手持图纸指着树苗说:“这8500株乔木都是优选苗,你看那边的山楂树,等挂果季节市民就能摘果赏景。”在他身后,连片的宿根花卉刚完成定根水浇灌,紫色鸢尾与金色萱草组成流动的色带。
河道对岸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六七个工人正在安装儿童游乐设施的防护栏。“主体工程基本收尾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抢草皮铺设工期。”陈文强说,“草皮目前已经铺设了7万平方米,预计5月下旬草皮可铺设完毕。”
站在新建的朔神路七里河桥上俯瞰,980米的河道宛如碧玉腰带。7号库区北岸正在紧张施工,焊工悬在钢架上作业,飞溅的火花坠入粼粼波光。朔州市城发集团现场指挥高文耀感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现在总计10万平方米的水面能蓄洪调峰,15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就是城市新的肺叶。”
近年来,朔州市依托七里河生态治理,先后建成5区15园、155个景点及57处亲水设施,通过步道栈桥串联成生态人文景观链。敬德公园、沣汇公园等节点以水为脉,融合休闲、运动等功能,实现城水共生。2024年,七里河还成功入选全国40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上午9时,朔州市民张元诚牵着孙子的手驻足围挡外,透过缝隙望着公园里的山楂树。“等开了园,这儿就是咱遛弯的新据点。”张元诚指着健身步道笑着说。初夏的微风裹着草皮清香掠过围挡,七里河畔未启的公园,已被朔州市民的期待浇灌得枝繁叶茂。
本报记者袁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