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横空出世,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AI浪潮,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想要在新浪潮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拥有强劲的算力作支撑。智算中心作为AI算力的核心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自去年1月30日建成运营以来,就备受业界关注。目前,其运行情况如何?如何以算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探寻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智算新高地的实践。
装机超过万架
算力供给强大
初夏时节的智算中心园区十分静谧,巡检机器人穿梭其间,像卫士一样密切关注着园区的细微变化;现代化的建筑群、高耸的白色蓄冷罐、智慧路灯,还有无人驾驶的新能源车,勾勒出一幅充满未来感的画卷。
在山西移动数智集成中心总经理江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智算中心算力机房参观。只见一排排约2米高的黑色机柜整齐排列,绿色运行指示灯快速闪烁,海量数据正在数字空间快速流转。
“算力,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大到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算力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成为像水、电、燃气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江涛介绍,目前算力大致分为通算、智算和超算三个类别。通算主要应用于日常的数据分析以及日常访问请求;智算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应用,在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以及低空智联网等方面有突出优势;超算主要应用于重大工程或科学计算领域的大规模科学计算。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智算能力。
近年来,随着海量数据不断产生,千行百业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多,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过程中,迫切需要执行大量复杂运算的算力基础设施。
山西移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致力于构建高品质的算力基础设施,打造智算新高地。去年1月30日,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已有机架数1万架,可为客户提供5kW、7kW、10kW、12kW、15kW等多种类型的算力机柜。其中,10kW以上的高功率机柜超过3000架。最大可提供20万台传统服务器,3000台高算力服务器的部署能力。
全光低时延网
传输更加高效
智算中心建成后,为我省企业提供了“部署最便捷、机房最安全、业务最稳定”的算力服务,可以有效支撑围绕煤炭、电力、装备制造、金融、医疗、文旅、农业、环保、应急、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的算力应用场景创新。在实践中,智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如何?如何高效运转?
江涛介绍,“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是衡量计算机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的计算能力强大,大约相当于上百万台个人电脑的运算。完成ChatGPT3 AI大模型的训练,如果在机房内部署传统服务器5000台,大约需要计算8年,而在这里可以缩短到87天。”
智算中心工作人员李茜说,出行导航、人脸识别、快捷支付、智能驾驶……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源源不断在智算中心汇聚、分发。而用户良好的体验,全凭运力、存力、算力构成的支撑数据服务的“铁三角”发挥作用。
从运力来看,依托中国移动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网,1TB的数据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传输,这一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数据传送过来要解决存储的问题,智算中心1万架机架在满配的情况下,存力已达到400PB,可以确保数据不溢出、不丢失;在算力方面,智算中心的算力强大,可为客户即时提供计算服务,能满足大模型、人工智能等高算力的应用要求。
“我们的数据中心采用全光低时延算力网。利用光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低延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场景,如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高速通信网络等。全光技术采用全光交换、光缓存、光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的高速度、高带宽、低时延、抗干扰的能力。”李茜说,通过全光低时延算力网,目前数据传输的时延降低到了地市内1ms、山西省内地市间3ms、山西省融入京津冀5ms,山西融入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20ms的“1-3-5-20”超低时延圈。
多重保障机制
确保运行安全
智算中心汇聚了千行百业海量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是运营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
据了解,智算中心自建设之初,就从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方面打造了级别最高的安全基座,确保客户设备永远在线,信息永不泄露,数据永不丢失。基于以上防护,该中心以92.35分通过了公安部等保最高等级的测评,服务客户超过1000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移动五星级数据中心。
智算中心建立了三重供电保障。一是双路市电,二是每个机房都配有独立后备蓄电池组,三是柴油发电系统保障。据了解,油机全部启动每小时的发电量相当于整个太原地区约1.5%的用电量,是全省运营商中规模最大的,并做到了7×24小时全天自动待机。当双路市电中断,油机可在3分钟内自行启动,另外,园区储油量可供油机满载运行8小时。
此外,智算中心每个机楼都配有制冷站,制冷量相当于1.4万台家用空调,完全可以满足整个智算中心的制冷需求。整套系统在建设时,就为其做到了三重安全保障:一是设备按照20%的冗余进行建设,单点故障不会影响系统运行;二是机楼之间的制冷站互为主备,可以相互调度;三是在极端情况下,三个机楼的制冷站都出现问题时,园区内还建有三个550立方米的蓄冷罐,也可以为业务机房进行制冷。
“中国移动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与排头兵,将充分发挥算力资源优势,依托山西移动省内最大电信运营商级的网络维护、机房管理、算力运营能力,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机遇,为企业提供部署最便捷、机房最安全、业务最稳定的算力服务,为推动山西数字经济做大做强贡献央企力量。”江涛表示。
记者手记
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力、工业时代的电力,算力已成为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底座”之一。
如何将宝贵的算力持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那就必须要面向各类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才能真正释放出产业动能。借助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强大的算力,AI+自学习机械臂、AI+电子围栏、AI+工业质检等场景已变为现实。算力已成为可以统一调度的产业资源,为千行百业持续赋能。
我省煤炭能源数字应用基础扎实、文物资源数字化开发需求迫切、文化旅游数字场景探索少,还有全国独特的工业场景……多样的场景、多元的需求,为算力应用提供了广阔融合空间。期待着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充分发挥央企优势,探索更多算力赋能产业场景,不断推动我省数智生活方式、生产运营模式、科技创新范式系统性重塑、数智化转型。
本报记者姚毅 实习生贾丹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