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寿阳县全力推进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太晋一体化“桥头堡”

  • 4月18日,太晋一体化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发出“投资融合区项目、参与融合区建设、推动融合区发展”的诚挚邀请。

  • 钢筋数字化加工基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工艺设备,对钢材进行集中数控加工、智慧管控、统一配送,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满足太原联络线及周边项目建设需求。

  • 山西数字化交通产业园展厅。

  • 山西数字化交通产业园项目,致力建设“全省最大的智慧物流集散地”。

  • 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平头融合发展区,是寿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首创之区”,太晋一体化“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   太原晋中一体化是我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而平头融合发展区作为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区域协同发展探路、为经济增长赋能的重要使命。4月18日,太晋一体化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寿阳召开。谈思路、明举措、鼓干劲、提信心,释放出“开放合作、共话发展、共谋未来”的强烈信号,地企县校勠力同心、携手发力,共同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旁听生”上升到“正式生”
    三年鏖战 成绩斐然

      寿阳县立足国省市战略大势,以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重要节点为牵引,将平头融合发展区列为引领全县发展的“三件大事”之首,纳入“三区一基地”和百亿级园区转型发展规划。近三年来,平头融合发展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迅猛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2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融合区从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上升为省市重点支持事项。
      如今的平头融合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飞跃。建成了太原东二环高速,开通了平头收费站,打通了智创大道,平头从偏远乡镇转变为重要枢纽;百里廊带横贯全境,13个村建成森林、水美、文旅乡村,黑水、山底、胡家堙等一批传统村落得到保护提升,平头从一时荒败扭转为处处崭新;集中供热、5G通信、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谋划推进鹿泉驿站、煤气储气站、南庄变电站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平头从生活不便提升为舒心舒适。
      如今的平头融合发展区,项目发展如火如荼。大集团纷至沓来,先后引进山西交控、美宜佳等省内外头部企业,新增“四上”企业6家,园区营业性收入达到75亿元;好项目源源不断,共引进落地数字化交通产业园、路桥云洲数字化平台等20个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生产性项目3个;新产业层出不穷,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智慧建材等7个领域的新产业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智算中心、通航园等抢占未来赛道的新业态超前布局,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打通“有形”之山 翻越“无形”之山
    “飞地经济” 风生水起

      平头融合发展区作为太晋一体化前沿阵地,肩负着区域协同发展探路者的重要使命。
      为了闯出一条路子,平头融合发展区打造省内首个“飞地经济”示范区,创新“管委会+大企业”模式,与太原市杏花岭区和中北高新区建立项目共建机制,与晋中大学城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与山西农大等高等院校建立科创攻关机制。如今,平头融合发展区已成为寿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首创之区”。
      开创“飞地经济”,既要打通“有形”的山,又要翻过“无形”的山。
      为了打通“有形”的山,寿阳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互融互通工程,主动靠前服务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项目,力争明年6月顺利竣工通车,真正打通“罕山”、走出“东山”,让平头正式进入“太原15分钟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彰显区位优势。
      晋中市政协副主席、寿阳县委书记赵宏钟说,要坚决克服“山区思维”,翻过认知狭隘的“山”,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在科技前沿领域寻找机遇,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推进集成创新;翻过安居一隅的“山”,就要立足全局、胸怀大局,全面树立“服务太原就是发展寿阳,太原发展就是寿阳机遇”的理念,积极融入、甘当配角;翻过畏惧挑战的“山”,就要接续实施融合区“改革一号工程”,全力以赴推项目增后劲、抓创新促发展、育产业激活力,以改革破冰带动发展破局,以融合区事业之新带动全县气象一新。
      寿阳县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推进集成创新。比如,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等先进园区的管理经验,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改革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加快探索。平头融合发展区积极对接路桥、建投等企业,合作成立投资运营公司,参与园区及社会项目建设,支持融投公司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设立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资本运作,进一步增强园区运营公司的造血功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平头融合发展区为载体的“飞地经济”模式,充分释放融合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势,进一步弥补招商引资、实用人才等资源的不足,使寿阳县与太原迎泽区、杏花岭区、中北高新区、交控集团对接交流越来越深入,实现了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平头融合发展区“飞地经济”风生水起,成为全省范本。

    “数谷小镇”呼之欲出 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聚力“一号工程” 书写寿阳答卷

      平头融合区改革发展是寿阳县的“一号工程”,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寿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市委“156”战略举措,聚焦县委“三区一基地”转型路径,紧盯三大百亿园区转型载体,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按照一年成势、三年成形的目标,协同太原、晋中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形成布局合理、集约利用、特色鲜明、动能强劲的公共发展体系,将融合区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示范点、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数谷小镇”。
      “智慧赋能,服务三城,飞地融合,五业并举。”这是平头融合区的发展思路。“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现代农业、康养文旅”五大板块协同发力,全面做好“转型发展求变、乡村振兴求变、文旅融合求变”三篇文章。
      围绕“数谷小镇”建设,寿阳县多向发力。一是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数字化交通产业园、钢材数字化加工基地和智算中心作为三大攻坚重点,支持跨园区合作和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协作,全力打造200亿产业集群,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二是推动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以美宜佳山西物流中心和鹿泉驿站为依托,积极引进一批零售仓储、冷链物流企业,打造辐射“太原-晋中-阳泉”的物流集散中心。三是推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抢抓山西通航示范省建设机遇,加快推动龙栖通航园建设和北直航空项目搬迁,填补周边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空白;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积极推动鹿泉山康养项目取得实质进展,让“长寿之乡·安养寿阳”的名号叫得更响。
      围绕“融”字做文章,寿阳县大打开发牌,将融合区打造成产教融合的聚集地、城乡融合的示范区、文旅融合的新窗口。一是一体推进科教人才发展。推进太原师范学院(寿阳校区)建设,加快新建职业中学建设进度,依托两所院校,培养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持续实施“大院大所”工程,开展“十百千”行动,聚焦交通物流、数字经济、医疗康养等产业,对接百名领军人才、培育引进千名实用型人才。二是协同推进城乡共富共荣。以307国道、国防路、秋郭线建设为着力点,推动8个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见效,确保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40万元。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效年”为契机,高效推进“五治提升”工程,以治理之效加码和美乡村建设。三是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发挥平头长寿文化优势,立足“一山一站四片”文旅融合格局,积极打造黑水村、山底村、龙栖村三个长寿村,完善吃、住、游、购、娱等服务功能,全方位展示邢俊勤美术馆、傩文化展示馆,与鹿泉山、福田寺古今交融、各显其美的画面,塑造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活力无限的地方形象。

      数据来源:寿阳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8期

    • 第2025-05-17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