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乡村振兴

平陆:利用田间数据 优化技术方案

  “今年的小麦长得好,穗子大、籽粒饱。”6月27日,平陆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站,高级农艺师郭红玲说起今年的小麦产量,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为科学评估小麦单产提升成效,平陆县农业农村局夏收期间组织了多轮次小麦测产验收工作,郭红玲作为县专家团队包联服务团成员,先后深入该县圣人涧镇古王村、计王新村、下郭村,在平陆县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平陆县广通农业贸易有限公司两大种植基地及平陆县八岸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水浇地小麦种植区,开展小麦单产实地测定,为优化种植技术、推动粮食增产筑牢数据根基。
  5月30日,首场专业高效的测产行动在平陆县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田块有序展开。
  “先丈量整个地块面积,然后收割、过磅。”烈日炎炎,郭红玲手持圆盘卷尺站在麦田边,边往开拉卷尺边和身边的圣人涧镇农科站工作人员苏婉说。
  开始测产之前,圣人涧镇农科站工作人员已提前梳理好地块种植档案,并利用专业测绘技术精准划定测产区。微风吹过,千亩麦田波浪翻涌,沉甸甸的麦穗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
  “测产验收,标准严格,流程一定要严谨、规范。”郭红玲叮嘱苏婉。
  “用高精度测亩仪对地块面积进行三维定位测量,可以确保数据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
  “借助机械化收割设备和高精度称重仪器,能准确获取小麦实际产量。”
  “要同步测定穗粒数、千粒重等核心指标。数据关系到最终单产提升方案的制订,一定要精准……”
  地块面积丈量好后,收割机开足马力开始收割小麦,脱粒、称重等环节依次展开。
  6月5日,在广通农业贸易有限公司光伏农业种植基地,验收团队以同样严格的标准开展工作,通过规范的收割、脱粒、称重等环节,对小麦产量进行精细化测算,很快计算出抽样地块的单产数据。
  之后,围绕田间管理措施、小麦品种表现等,郭红玲展开深入调研。
  “测产选取的样本田在种植管理上很有代表性。日常管理中,你们是怎么安排灌溉的?”“你们用的这些肥料效果怎么样?”郭红玲细致询问基地工作人员。
  “我们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来灌溉,返青期和拔节期多浇几次。雨水多时就适当减少灌溉次数。”“今年天旱,为了增产,我们灵活运用‘一喷三防’技术,还增加了作业频次……”基地负责人李洋认真回答。
  结合日常巡查记录,苏婉详细补充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细节,为项目成效分析积累翔实资料。
  6月9日,在位于下郭村的平陆县八岸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水浇地小麦种植区,验收团队进行实打实收,发现该区域小麦亩产量达600公斤,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成效。
  “测产既是对种植成果的检验,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彦红表示,有了这些精准的数据,合作社今后的种植管理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产量效益提升也将更有底气。
  郭红玲表示,通过测产,发现今年的小麦在大旱之年表现不错,感觉特别欣慰。“通过测产取得的这些全面翔实的数据不仅是评估小麦单产提升项目成效的重要依据,也将为平陆县优化种植技术方案、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决策支撑,为我省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高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30期

  • 第2025-06-29期

  • 第2025-06-28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6期

  • 第2025-06-25期

  • 第2025-06-24期

  • 第2025-06-23期

  • 第2025-06-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