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   正值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期,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文理抉择”这一老话题又引发新讨论。从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到近两年“文科无用”等论调,种种说法令不少考生及家长心生迷茫。文科,还可以选择吗?高校对文科有哪些新探索值得关注?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人才?

    当文科遇到AI

      随着AI时代到来,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一些大学撤销或合并了文科学部,停办诸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广播电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2024》测算了“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编辑/翻译、人事/行政/财务/法务指数较高,意味着其职业受大模型影响较大。
      一方面,这些职业中的一部分基础工作内容可以用大模型工具替代,同时需要从业者能够熟练使用AI工具;另一方面,这些职业仍需要“人”的技能,如创造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求更高的认知水平和更丰富的经验。

    高校探索新文科教育

      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工作一直在进行。人工智能席卷而来,让更多人关注到高校这方面的动作。
      ——文科教学打开新空间。去年8月,浙江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团队等开发和创建的人文知识问答辅助系统“云四库”上线,将通用大模型运用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的数据结合,在回答事实性问题的同时,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探讨。
      ——文科课程展现新气象。苏州大学文学院202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杨智惠在校期间选修《智能计算与前沿应用》,对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处理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理解。
      ——加速跨学科专业建设。分析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布点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自《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各高校相继设立交叉融合型的文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所高校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AI催生文科职业新方向

      中影年年公司研发总监蔡一铭表示,当建模等技能被AI逐渐拉平以后,美学和艺术理解在这个岗位上会越来越重要,“未来对内容的需求会爆发式增长,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
      人工智能伦理顾问、科技传播专家、用户体验研究员……“文科+AI”为文科毕业生打开了新的职业通道。多所高校积极响应这一新需求,北京大学设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复旦大学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融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文科。网易伏羲游戏AI产品负责人李乐告诉记者,在游戏AI领域,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对市场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具备较好的创意设计和沟通能力,这是文科背景人才擅长的。

    文图均据新华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