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抗战老兵访谈】百岁老兵孔宪禄深情回忆抗战往事:“在聂帅身边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 青年时期的孔宪禄。

  • 离休时的孔宪禄。

  • 孔宪禄2015年在武乡县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留影。

  •   7月9日,记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病房,采访百岁老兵孔宪禄。“习近平总书记到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儿子孔庆毅正俯身贴近父亲耳畔,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的新闻念给他听。孔宪禄声音虽微弱,却清晰坚定:“这里,是我战斗过的地方。”
      “7月7日,正值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这一天正好是父亲100周岁生日。他这一辈子,最喜欢看抗战影视剧、给我们讲自己的战斗经历。虽然现在卧病在床,但只要有相关消息,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读给他听。”说起父亲,孔庆毅介绍道,老爷子一听抗战故事,那劲头就跟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似的。
      孔宪禄,1925年7月7日出生,1940年2月入伍。“当时我不满15岁,眼睁睁看着乡亲遭受欺凌,心中就立下志向:一定要听党话,坚定信念跟着队伍,把鬼子赶出中国!还要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打倒土豪劣绅。即使知道这条路异常艰辛,但是我早已下定决心,要为之奋斗终身。”孔宪禄回忆道。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统一调度指挥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发起了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目标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这便是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在这场战役中,孔宪禄担任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的通讯员。
      孔宪禄缓缓开口,将晋察冀军区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成功歼灭井陉煤矿敌人的精彩故事娓娓道来:“当时,中央纵队将进攻重点锁定在井陉煤矿。战斗打响前,担负主攻重任的三团就和矿区工人取得了联系,提前切断了矿区电源。夜幕降临,战士们趁着夜色突入矿区,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整整一夜的殊死搏斗,黎明时分,敌人被全部歼灭,我军大获全胜。”
      据孔老回忆,战斗结束后,部分同志进入井陉矿区,看着辛苦攻下的成果,实在舍不得撤离,想守在矿区。聂帅得知情况后,立刻命令他打电话传达指示:“守井陉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当下我们的首要任务并非占领一两个矿区或者城镇,关键是要集中精力消灭敌人,不断扩充我们自身的力量。”接到聂帅通过电话传达的明确指示后,部队迅速有序地撤离了井陉矿区。
      在正太线鏖战的20天里,我军战果丰硕、捷报频传。据战后统计,晋察冀军区参战部队一路奋勇拼杀,共毙、伤、俘敌伪军900多名,成功攻克敌军据点10余处,破坏铁路长达60多里,炸毁桥梁18座,并且缴获大批军火,其中还有5门火炮。在参战部队的联合打击下,正太路全线陷入瘫痪状态,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抗战胜利后,孔宪禄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并于1946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回顾我的一生,在聂帅身边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伟大抗战精神也是我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孔宪禄老人说道。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昔日骁勇善战的年轻战士,如今已步入期颐之年。“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这不仅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孔老一生坚守的信念。革命胜利后,孔宪禄尘封军功默默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教育下一代,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积极投入社会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贡献智慧力量。

    本报记者要佳 本报通讯员苏林和
    图片由王剑英提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