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网眼

毕业设计火了 山西元素亮了

  2025年盛夏,一场特殊的文化盛宴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想立刻去山西打卡”“山西非遗的实用性和美感也太强了吧”“从作品中就能感受到山西的文化底蕴”……这些留言分布在我省各大高校毕业设计展的视频下,满是对山西文化的向往和高校学子创意的点赞。
  以广胜寺为灵感,通过三维建模与动态交互技术,让千年古建“在现”数字空间;将晋商文化转化为服饰图案和舞台设计,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把山西社火表演做成海报和文创,通过夸张的动态表达与符号化提炼,将其融入潮玩设计之中……从4月到6月,我省各大高校学子“脑洞大开”,纷纷创作出创意十足的毕业作品。而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毕业设计展重要的灵感来源。
  5月16日是山西传媒学院2025届艺术设计学院“设计未来”主题毕业作品展的最后一天。撤展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刘莉小心翼翼地将作品《针藏》收起。“我的作品是高平绣活传统工艺融合文创创新设计。高平绣活是国家级非遗,传统工艺图案上的花纹成为我设计的灵感源泉。”在创作过程中,刘莉大胆采用几何化的表现手法,将高平绣活纹样中动物与花卉的形态与简洁的几何图形融合,通过几何图形的拼接、组合与变形,塑造出一系列纹样造型,让古老的高平绣活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让高平绣活这一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刘莉还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拼图、明信片、服装、包装、印花布等。
  一个个优秀作品展示的背后,是高校对课程改革的探索。“我们大力推进课程前置改革,将原本高年级才接触的专业核心课程提前至中低年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更早接触前沿设计理念与专业技能。学生在较早阶段深入了解山西本土非遗,将传统元素融入设计实践,避免了创意表达受限问题。”山西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王薇表示。
  毕业设计展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作品展现出了独特的科技魅力与创新思维。
  5月28日,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农元境·数字耕新”——农业CG(计算机图形学)短片与元宇宙毕业设计汇报展上,《长城烽燧,耕梦千年》运用CG技术再现农耕文明与长城文化的交融,《虎纹诺言》运用元宇宙技术将黎侯虎与家庭亲情结合……同学们通过借助AIGC工具快速生成创意原型,并分析大量市场数据和设计案例获取灵感,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视觉形象。
  无独有偶。全国10+城乡建成遗产联合毕业设计于6月初落幕。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福建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围绕我省的建筑遗产进行了调研设计。《基于价值再生的传统村落活化更新研究——以祁县谷恋村为例》《光化寺正殿营造过程虚拟复原设计》等一大批作品涌现。高校学子基于文献考据、田野测绘、化学分析及AI图像识别,深入研究建筑遗产的历史格局、营造尺度、工艺与病害,通过VR、AI等技术还原其建造逻辑与技术特征,针对不同残损类型,制定了修复策略。
  在太原理工大学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李玮看来,毕业作品展体现了学生在数字时代对“守正创新”内涵的理解。“当年轻人开始自发地用专业能力解构家乡文化基因,并赋予其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形式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新。”

本报记者张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