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验本月到期,我人在外地,多亏车管所发来短信提醒。网上办理完,第二天就收到办理完成的提醒。”体验了交管部门的“主动办”服务后,吕梁市民张先生高兴地说,“感谢车管所的便捷服务,省去了我来回跑的麻烦。”
7月3日,全省公安交管服务“主动办”暨“黄牛”“黑中介”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吕梁召开。与会人员在吕梁市车管所观摩了“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的数据平台,以及公安交管服务“主动办”试点工作的积极探索。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在巩固去年公安交管窗口“黄牛”“黑中介”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将公安交管“主动办”服务作为集中整治的关键举措。吕梁市、临汾市先行先试,“主动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提供了样板,积累了经验。在试点带动下,我省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推动全省公安交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
近日,吕梁市考生小薛急匆匆地来到车管所,称自己被省外高校录取,却发现预约的科目三考试和开学时间冲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人员当即为她启动“暑期学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考试,小薛于当日上午就完成了科目三考试并提前拿到驾驶证,“原本以为要带着遗憾去学校,多亏了车管所的高效服务。”
在深化公安交管服务“主动办”改革实践中,吕梁市车管所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将群众需求前置化,形成“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交管服务理念。
全省公安交管服务“主动办”工作现场会上,吕梁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王文奇介绍,公安交管服务“主动办”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得益于“主动办”模式的创新以及交管服务理念和服务效能的革新。
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引领下,吕梁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以数据为支撑、以专业为引擎、以机制为轨道,实现交管业务流程全链条智能化、自动化。
坚持精准预判、智能流转,动态预警、提前介入,规范高效、靶向管理,结合吕梁本地现有条件,主动为群众办理车辆免检合格标志核发、驾驶证期满换证、延期换证、超龄降级、超龄注销以及“两客一危一校”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检审验等6项服务,从群众“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腿”升级为“免申请主动办”。截至6月底,智能筛选37754人次,成功办理3019笔业务。
“‘主动办’服务模式旨在变‘被动坐等响应’为‘主动靠前服务’,通过重塑业务流程,解决堵点难点,不断提升公安交管服务举措和效能。”王文奇说。
提升服务质效 实现便民利企
商业圈设置智能自助车管所、创新应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智能审核系统”、定期召开“警企”座谈会……临汾市交警支队以科技赋能为驱动,扎实推进交管服务“主动办”试点工作。
依托研发搭建的“主动办”智能平台,智能筛选符合“申领免检合格标志”“期满换证”“超龄降级”“超龄注销”等业务条件的驾驶人及车辆信息,通过AI语音电话和短信进行主动提醒、及时办理,有效避免群众因遗忘导致证件逾期带来的权益损失和安全隐患。
临汾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国刚介绍,针对企业“上班没时间办、下班没地方办”的困境,临汾市交警支队开创车管业务7×24小时不打烊服务超市,开通营商环境“绿色通道”,提前主动为企业批量办理车驾管业务。此外,“流动”车管服务通过进社区、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电子证照推广、人车信息核验等“上门服务”,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企业办事体验。今年以来,临汾市交警支队累计为企业批量办理业务16024笔,“流动车管所”下乡服务11次,办理驾驶证业务200余笔,宣传教育覆盖2000余人次。
晋中市把创新提升“窗口”服务能力水平,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消除“黄牛”“黑中介”滋生环境和土壤的重要举措,持续巩固160项便民利企改革措施,将机动车驾驶人制证、业务退办、取消考试预约等权限下放至县级车管所,大力推进小客车新车上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业务办理效率。
长治市交警支队实施机动车检验“交钥匙工程”一站式服务等,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今年4月至6月,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4个,长治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度环比持续上升。
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措施中,全省公安机关持续发力,通过交管12123共发放电子行驶证160万个,出具机动车电子注销证明5万份;今年5月起,全省公安交管窗口同步免收机动车纸质销售发票,为12.5万名车主提供便利。
坚持服务创新 推动标本兼治
4月25日,全省公安交管窗口“黄牛”“黑中介”集中整治推进会上明确:既要注重集中整治的前后衔接,持续巩固去年整治成果,又要突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公安交管“主动办”服务作为集中整治的关键举措,方便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安交管服务,进一步挤压“黄牛”“黑中介”生存空间。
今年以来,我省公安交管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办案攻坚,持续集中整治“黄牛”“黑中介”。长治、晋中市局以打开路,快侦快办了一批案件,在罚款和移送查处方面战果突出;阳泉市局聚焦专用车辆,全力查办一起“黄牛”伪造公函批量骗取救护车登记的案件;大同市局集中打击驾驶人体检造假行为,会同卫健部门关停一批存在体检造假情况的体检机构;运城市局严查违规代办,移送查处多名通过网上发布信息的“黄牛”“黑中介”。
集中整治过程中,我省公安交管部门始终把提升服务质效作为重要抓手,优环节、减材料,持续提升窗口、网办、代办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主动办”服务。截至6月24日,全省“主动办”服务惠及群众25084人次。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将“主动办”服务项目纳入2025年第二批公安交通管理省级补助资金计划,综合考量各支队的业务量和实际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分配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跟踪,分析评估各地应用效果。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春安表示,各地公安机关要正向引导再发力,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全面推广“主动办”服务,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变化、得到实惠。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下足功夫把集中整治抓紧抓好,持续用力巩固成果、扩大战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整治走深走实。
孟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