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习周刊·要论

抓作风建设要找准思想根源

  

王立忠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出现作风问题,说到底都与思想防线不牢固有关,思想防线一旦松动,作风问题便会乘虚而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用什么样的思想武装头脑,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思想上蒙尘,行动就可能跑偏。只有从思想根源抓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四风”,以作风之变引领时代之变,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构筑自身理想信念之躯,坚韧不拔夯实信仰之基,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筑牢党的立党兴党之基。
  加强道德教育,在文化涵养上下功夫。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从文化涵养维度分析,强调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就是抓住了改进作风的深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新时代廉洁文化涵养党内政治生态,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加强道德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修齐治平”的思想精髓。大力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要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带头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带头注重家教家风、带头勤俭节约、带头抵制特权思想、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带头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坚持知行统一,重在结果成效。知易行难,行胜于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衡量党员干部突出问题的思想根源是否清除,检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确立,根本在于实践、行动和效果。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充分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要义,才能悟透其精髓,从而正确运用其指导实际工作。只有思想、意志和行动相统一,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作风的“金钥匙”,在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检验学习成效,实现思想认同与行动自觉的统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20期

  • 第2025-07-19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