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海南文昌,随着长征五号活动发射平台安装调试任务最后一项工作结束,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当时大家欢呼雀跃、激动相拥的情景,至今难以忘记……”7月25日,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赴海南文昌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安装调试试验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玉峰,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在高温高湿、水土不服的环境中,坚持奋战520个日夜。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赴海南文昌长五、长七活动发射平台安装调试试验队(以下简称“试验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而这力量的背后,源自他们一直传承的宝贵经验——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早在2013年,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就曾参与海南文昌首套长五、长七活动发射平台的安装调试。十多年后,第二套平台的安装调试任务再次交付他们。此番征程,公司配备了精良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一如既往在出发前组建起临时党支部。
“来之前大伙儿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到了基地,条件还是比大家想象中更为艰苦。”王玉峰回忆,习惯了北方干燥气候的队员们,在持续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身体很快出现各种不适,中暑、脱水、皮肤过敏等症状时有发生。大多数队员身上长满了痱子,瘙痒难耐;部分队员因高温出现头晕、恶心、脱水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休克。
关心爱护党员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临时党支部更要担起这份责任。”王玉峰介绍,支部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每天开工前,专门为队员们准备防暑、防蚊虫药品,配备1.5升大容量水杯保障饮水;工作中,合理安排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在宿舍区,添置多台洗衣机、烘干机服务队员。
临时党支部定期了解队员们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家庭有困难的队员,支部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为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支部与同期成立的分工会每月定期组织乒乓球比赛、海滩拾趣、心理访谈等活动,让队员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得以放松身心。
文昌三面临海,常受极端天气考验。2024年9月6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摩羯”突袭文昌。台风过境后,部分设备和材料被掀翻浸泡,输电线路严重损毁。
防抗一线党旗红,越是危急关头,越能彰显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越能体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与优良品质。“支部对困难早有预案,第一时间投入恢复。”王玉峰说,面对台风造成的破坏,试验队迅速全力投入重建。临时党支部带头制定修复方案,党员冲锋在前,组织队员清理装配现场,抢修输电线路,确保试验队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保障了装配进度不受影响。
发射平台是为火箭提供承载、支撑、安装、捆绑、测试的大型地面设备,也是火箭动力、测控等前端设备的工作平台。队员们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长五、长七两个发射平台的卸车、安装与调试。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试验队管理组周密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将整体任务细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设定清晰目标和具体任务,形成一张明确的工作时间表。
在安装调试中,一个个技术难题先后出现。临时党支部果断成立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小组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党员组成。党员们深入钻研技术瓶颈,寻求最佳破解之道。在油源盖板安装过程中,螺栓因螺接方向干涉而无法连接。攻坚小组成员主动与设计、工艺人员反复研讨沟通,并攀上老台子仔细对照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经过连日奋战,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多次试验后,终于找到创新解决方案,成功攻克难题,有力推动了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记者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