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能源

【能源革命观察】追“新”逐“绿” 蝶变升级

——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保盈稳进”观察

  • 长治发电公司供热增容改造现场(该图片经美术处理)。任武中摄

  • 长治发电公司外景图。任武中摄

  • 同华发电公司电力交易室对机组实时负荷进行监控。史旭东摄

  • 侯马热电分公司设备维护部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消缺作业。淮晓萍摄

  •   日前,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晋控电力)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至1.5亿元。
      从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超3亿元,到年底归母净利润实现3208万元,成功扭亏;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000多万元……加速上扬的“曲线”,彰显了晋控电力“盈”的底气、“稳”的韧性、“进”的动力。

    技术变革
    争做高质量发展“笃行者”

      7月25日,在长治发电公司集控室巨幅LED高清大屏上,经营、环保、生产、安全、设备五大板块关键指标数值实时跳动。
      “这就是智慧电厂决策平台,显示机组24小时负荷趋势、机组信息、缺陷统计等,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对人员、设备进行全方位、1:1仿真可视化管理、抓拍报警……”长治发电公司仪电维护部主任李信介绍。
      智慧电厂决策平台通过生产调控智能化,不仅实现了运行调整“无人值守、少人干扰”,节省设备维护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自动优化运行参数,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来满足社会用电需求,节能又环保。
      技术革新是晋控电力节能降碳的“硬核引擎”。
      塔山发电公司是山西省智慧电厂的试点企业,该公司坚持高“智”量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研制了国产首台给水泵行星变频调速装置,最大节电率约13.5%,年节电量近530万千瓦时,新增年收益约200万元。“一种机电一体化集成调速系统”获国家实用型专利;完成了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火电机组全过程节能智能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示范运行,锅炉燃烧优化实现了闭环控制,锅炉效率提升0.5%、供电煤耗降低1.96克/千瓦时。
      晋控电力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加强设备消缺管理,进行空冷岛全自动无人值守清洗机器人应用、给煤机原煤仓分仓改造等一系列“微手术”,提高机组能效水平。
      在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评比中,蒲洲热电公司3号机组获350MW级超临界空冷机组AAAA级优胜机组,河津发电分公司1、2号机组获350MW级亚临界纯凝湿冷进口机组AAA级优胜机组。
      除此之外,该公司旗下临汾热电公司、长治发电公司、侯马热电分公司等电厂将燃煤运输重卡“油改电”,既减少了碳排放,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晋控电力确立了“减排降碳、循环利用”战略,提高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2024年,固废综合利用量同比提高1.91%。河津发电分公司实施“废水零排”项目,每年回用河津市污水处理厂中水约500万吨,减少了黄河地下水开采量。临汾热电公司引进粉煤灰分选设备及球磨机等粉煤灰深加工设备,新建了35万吨粉煤灰储存仓,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100%。

    向绿而行
    敢为低碳转型“排头兵”

      日前,记者在晋控电力长治发电公司供热增容改造项目现场看到,焊花闪烁、机声隆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钢筋绑扎、管道焊接等,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供热增容改造不仅可以让城市更‘温暖’,也是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完成后,供热能力可达2000万平方米。”在长治发电公司供热首站,设备管理部主任王志刚介绍,该公司两台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供热增容改造计划于10月底完成,可增加1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全年供电煤耗可降7.5克/千瓦时,节约标煤7万多吨。
      节煤是超超临界技术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晋控电力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煤电“规模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战略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同华轩岗二期项目拟建设两台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同步配备脱硫脱硝、废水循环利用设施,以实现环保发电。项目自2024年11月核准以来,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快速推进,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2027年8月投入运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59.4亿千瓦时,不仅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将为原平市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强大的力量。
      塔山三期两台1000MW项目列入省电力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于今年3月份取得省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计划今年年内取得项目核准批复。王坪二期两台1000MW项目正在开展厂址踏勘比选论证等工作。新建项目投产后,对于推动我省经济回升向好、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及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价值。
      未来,晋控电力将通过“建绿电”、淘汰煤电落后产能等方式,统筹推进煤电传统能源供给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煤电的兜底保障和调节支撑作用,全力建设国内一流低碳智慧高效煤电一体化发电上市企业。

    协同发力
    勇当能源保供“顶梁柱”

      7月28日,走进晋控电力临汾热电公司汽轮机12.6米平台,两名运行人员时而拿起听针,倾听转机声音是否有异常;时而用测震仪测量设备垂直、水平、轴向的振幅大小;时而拿起测温枪,检测设备温度。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临汾热电公司发电运行部增加了设备巡检频次,由原来每班每天巡检2次调整为3次,做到“小缺陷不过夜,大缺陷不过天”。
      暑热已盛,连日来,山西多地频发高温预警,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屡创新高。作为我省最大的发电上市企业,面对保供考验,晋控电力坚决扛牢能源保供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可调的20多台机组“火力全开”,5000多名干部员工奋战保供一线,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严格管控机组“非停”、出力受阻等现象,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接带负荷能力,时刻保持“满格”状态。
      每次设备消缺,都是一场大“烤”。7月21日,侯马热电分公司设备维护部汽机班的党乐、刘云阁,在近50℃的高温下进行低压缸电机侧喷水电动门检修,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了工装,背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
      “山西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对煤炭、火电等传统能源的兜底保障、安全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期,全国各地进入‘烧烤’模式,白天,风光资源充足,新能源发电出力较大,现货市场电价低,火电企业会主动降低发电出力,为新能源发电让出市场空间;日落后,新能源出力降低,现货市场电价上升,火电企业顶峰发电,保证电力可靠供应。”7月22日上午9时,在同华发电公司电力交易室,市场营销部张泽宇指着监控大屏介绍,同华发电公司两台660MW机组实时负荷为329MW,在晚高峰时段,机组出力将提升到600MW,满足用电需求。
      从2021年起,晋控电力所属11家火电单位“一企一策”进行机组灵活性改造,确保用电低谷“让得出”、用电高峰“顶得上”,为电网消纳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负荷波动释放了调节空间,起到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顶梁柱”的作用。

    本报记者张毅 本报通讯员刘红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7期

    • 第2025-07-26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