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

携父求学路 锦旗谢恩情

山西农大精准帮扶助力谢彩霞逆境圆梦,传承爱心远赴西部奉献青春

  2025年盛夏,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校园内,绿意盎然中悄然奏响着毕业的序曲。该校动物医学学院动医2001班毕业生谢彩霞怀揣着沉甸甸的感恩之心,在离校前将一面书写着“助学扶困恩如山 立德树人爱无疆”的鲜红锦旗赠予母校。锦旗上的十四个鎏金大字背后,是一个关于顽强坚守、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
  父亲瘫痪、姐姐失联,命运的重重阴霾曾笼罩着这个年轻的生命,但在自身的不屈韧性和学校的暖心托举下,谢彩霞顺利完成了学业,在逆境中昂首前行。谢彩霞来自单亲家庭,父亲为抚养姐妹二人常年漂泊打工,积劳成疾,姐姐早些年又失联,杳无音信,多年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父亲肩上。2023年3月,父亲突发脑梗死致右侧肢体瘫痪,虽经免费康复治疗但仍需长期照料。自己的学业、父亲生病带来的经济压力、父亲病情反复在家中无人照料……面对重重困难,2024年8月,谢彩霞毅然将父亲从运城老家接到求学所在地太谷,开始了“边上学、边兼职、边照顾父亲”的艰辛生活。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谢彩霞选择在学校附近兼职,她的生活轨迹在教室、兼职场所与父亲的病榻间精准切换。“这一年学业压力相对较轻。”负重前行的生活让她多了一份担当与从容,“兼职的经历让我学会了随机应变,更懂得了有效沟通与保持耐心。”当然,各方面的压力也曾让这个年轻的姑娘在宿舍阳台默默落泪,但乐观又坚强的她,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每天晚上10分钟的体育锻炼,没有放弃学业与前途。
  这一年来,来自学校、老师、同学、室友等的关怀也给了她前行的力量。“要是真的很崩溃,记得给我们打电话……”室友质朴而滚烫的话语令她感动。“任何时候都可以给我打电话。”辅导员老师坚定的支持让她感受到了关爱与温暖。学校连续四年的助学金、及时雨般的临时困难补助,更助她缓解了经济重压;还有学院专门协调的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学工部老师寒冬中的慰问物资与暖心鼓励,让她在原本冰封的困境中一路无畏前行。尤其令人动容的是,该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姜红军老师在档案的字里行间敏锐捕捉到失联姐姐的蛛丝马迹,主动询问意愿,积极联络太谷区公安分局,历时3个月不懈努力,终于在今年6月助力离散的姐妹重聚。
  “谢彩霞的成长之路,是学校‘三全育人’理念下精准帮扶体系结出的硕果。”该校党委副书记李卫祥曾动容地赞扬她在困境中展现的责任担当,“传承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并期许她将这份温暖与担当传递下去,让青春之光在奉献中更加璀璨。
  “学校传递的温暖,我会把它变成接力奉献的力量。”毕业典礼上,谢彩霞含泪说。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她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带着坚韧与感恩之心一路前行。

本报记者李林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3期

  • 第2025-08-02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7期

  • 第2025-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