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和中车核心骨干企业,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行业的引领者。轨道交通产品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全面自主创新的跨越。
今年,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中车)重组成立十周年,中车大同公司以破局者的锐气与建设者的定力,在产业升级、管理革新与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全速奔跑,书写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
从产业链“链主”的担当到智能制造的标杆,其以“三驾马车”驱动产业向高端化跃升,用协同之力织密发展网络;从精益管理的深耕到质量文化的厚植,其以系统化创新筑牢管理根基,让效能提升贯穿全流程;从核心技术的突破到创新生态的构建,其凭自主研发攻克“卡脖子”难题,以硬核实力领跑行业。
产业升级 赋能未来
引领高端制造与协同发展新实践
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国有企业肩负着布局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任,更需以主动作为推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十年来,中车大同公司以“三驾马车”驱动产业升级:既深耕传统产业,推动其提质增效;又聚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其培育壮大;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为长远发展蓄势。公司锚定中车“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完善“一体两翼一支柱”产业版图,着力打造覆盖新造、运维、检修、配件、服务的“五位一体”全价值链竞争优势。
产业升级的步伐,在一个个里程碑事件中清晰明了。2023年金秋,中车大同公司牵头组建“链主”企业供应商联盟,创新搭建“政府—企业—联盟”协同模式,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注入澎湃新活力;2024年盛夏,公司自主研发的CR240EG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成功交付西藏客户,标志着矿山装备业务实现跨越式突破;同年8月,国内首个商用电气化公路项目花落中车大同,为绿色交通发展贡献了“大同智慧”。
身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中车轨道交通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携手产业链伙伴在新能源机车、属地化检修等领域深化合作,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由此荣膺2023年山西省“优秀链主企业”称号,彰显了引领产业共进的强劲实力。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车大同公司以智能制造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复兴型八轴货运电力机车产业数字化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获评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到跻身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从行业内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定,每一步跃升都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可借鉴的新标杆。
管理筑基 科学增效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管理,是企业稳健前行的核心引擎。
十年来,中车大同公司锚定经营效能提升目标,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管理升级、基础夯实与标杆引领三大路径,企业内生动力持续迸发。公司创新实施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运营能力“三大提升工程”,同步搭建“七大管理平台”,塑造出以精益化、指标化为鲜明特质的运营模式,荣膺中车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优秀企业。依托“多标一体”制度体系,推进业务流程信息化转型,管理效能实现全面跃升;尤其是“1+3”项目管理体系的优化落地,推动订单、科研等各类项目规范运作,让公司运营管理水平迈入新境。
“管理创新方面,中车大同公司专门成立研究机构,从理念创新、制度优化、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四个维度系统推进,多项成果获奖,彰显公司管理创新能力。”该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张宇介绍企业管理创新经验。
质量与安全的双轮驱动,为发展筑牢根基。公司秉持“文化引领、基础保障、行为规范”的全生产工作方略,创下连续安全生产超5000天的纪录;质量管理领域更是硕果累累——荣膺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斩获质量管理体系银牌认证,HXD2型电力机车获评“山西精品”,“态度决定行为品质源于严谨”的质量文化深植人心。创新构建的“三个回归”多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体系向业务、要求向过程、职能向责任主体的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实现系统性跨越。
精益管理转型中,公司以精益制造为基、深化精益管理为要、打造精益企业为标,于去年3月成功晋级中车精益管理一级企业。这一系列管理创新实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科技赋能 创新领航
突破技术壁垒培育竞争新优势
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基,从来不是靠索取可得,唯有自主掌控方能站稳脚跟。
中车大同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作引领发展的核心引擎,以自主创新培育竞争新优势,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稳健前行,留下坚实足印。
十年间,公司累计斩获授权专利30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内外及行业技术标准70余项,承担科研项目300余个,摘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多项——其中,“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彰显硬核实力。国家级技术中心、山西省电力机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中车网侧高压电器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落成,催生出一批批创新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落地。
秉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公司构建起“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梯次研发体系,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重载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HXD2型机车技术升级后批量投用,新一代FXD2BA型电力机车在太焦线成功运营,持续巩固着公司在重载货运领域的领先地位。“FXD2BA型机车启动时稳而有力,爬坡动力强劲,跑起来更轻盈、绿色、低碳,在坡道和弯道多处,也可保持稳定的速度。”中车大同公司研究院总体室主任武学良全程参与机车研制,对新型机车的性能已经非常熟悉。
永磁直驱技术领跑行业:率先研制出我国首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直驱客运电力机车,并积极推动该技术向货运领域转化。7月份,公司研制的永磁直驱货运电力机车亮相世界高铁大会,引发业界广泛瞩目。
新能源技术布局成效斐然:着力打造多元化新能源技术矩阵,构建起涵盖纯电动、氢电混合、内燃改造等多技术路线的创新平台,形成完备的新能源产品谱系。
矿山装备技术实现创新跨越:将轨道交通技术跨界延伸,成功开发出覆盖100吨级—300吨级及高原特殊工况的矿车全系列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个电气化公路及矿山运输示范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公司在绿色智能运输领域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本报记者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