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打造产业集群 活力持续迸发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朔州:产业转型向新向绿向未来

  总投资25亿元的山西冠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0GWh锂电池生产项目日前开工;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集团正推进二期10GW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总投资297.8亿元、占地约2940亩的平朔煤基烯烃项目正加紧推进……朔州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新向绿向未来。
  “我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日前在南极秦岭科考站投入使用,攻克了低温环境下电池冷启动技术、液流电池抗低温冰冻技术。”8月6日,在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公司副总经理武登进告诉记者。
  2020年6月创立的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研发、电堆制造、离子膜生产及控制系统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全套核心技术。短短几年间,公司完成了大功率、高能量密度钒电池电堆和核心离子膜等研发生产,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拥有国际国内专利200余项、科研创新平台10余个,全钒液流电堆年产能达到300MW,成为该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标杆型企业。
  目前,朔州市全力打造新能源、低碳硅芯、现代煤化工、高端陶瓷、生物医药、固废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能源领域,大力推进风、光、氢、生物质等利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同时,该市以低碳硅芯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打造千亿级硅芯产业集群;以怀仁、应县为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日用瓷都;以固废资源为依托,推动煤矸石变废为宝,向绿色建材、陶瓷纤维产品、石油催化剂产品等转化延伸。
  当前,一批转型重大项目持续在该市落地见效。在低碳硅芯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的三一集团光伏全产业链二期项目正加快形成15GW垂直一体化规模。全部投产后,单晶硅产能将突破30GW,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可创造税收20多亿元。总投资14.35亿美元的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全市陶瓷企业已达108家,日用瓷年产能38.5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特种瓷2万吨,雅鑫高档日用瓷等5个项目又投入生产。怀仁医药园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产品涵盖八大类200多个品种,已新开工医药项目4个,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据统计,该市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科普基地5家、省级中试基地1家。今年,该市着力打造科创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塞上绿都”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本报记者马占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9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3期

  • 第2025-08-02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