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黄河岸畔的临猗县迎来了一场跨越2500年的文明对话——2025·猗顿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举行。
猗顿本是春秋时期的一介布衣,但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此次活动中召开的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猗顿“中华布衣商圣”的历史定位,并取得了将猗顿文化纳入晋商文化“根脉体系”的一大突破。
近年来,临猗县通过深挖猗顿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在文化的引领下,通过制定严格的种植标准、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强产品的质量监管,让当地的农业产业主动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和科技力量。
该县深耕农业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20万亩枣海、11万亩枣棚,年产鲜枣8亿斤,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鲜枣示范基地。
此次活动的深层意义,旨在为临猗县构建起“文化研究—产业对接—科技推广—市场拓展—惠民体验”的全链条融合模式。
开幕式上,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颁发“临猗冬枣”品牌价值证书,“临猗冬枣”品牌价值目前达20.8亿元,创历史新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为设在临猗县的“山西省水果及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授牌。
签约仪式上,临猗县与盒马鲜生签订了苹果包销协议。同时,还引入了总投资超7亿元的冷链物流、气调果库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当地水果的仓储和运输能力,减少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为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还达成了2亿元的水果采购协议。
如今的临猗正通过电商平台、冷链物流、品牌联盟,构建起“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现代营销网络,让传统农业在文化赋能下焕发新生。
从2500年前猗顿的商业传奇,到如今临猗县成为全国知名的鲜枣产业基地;从猗顿的“单枪匹马”到临猗的“全域联动”,历史的智慧与现代的发展在这里完美交融。临猗县以猗顿文化为媒,开启了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未来,临猗将沿着“赓续文脉、做强产业”的路径持续发力,不断深化猗顿文化研究,推出更多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多元产品。这座县城的发展轨迹,正是“传统文化赋能现代发展”的生动注脚。当商业智慧的基因融入产业发展的血脉,当历史文脉的根系扎进时代土壤,临猗正以独特的“文化+产业”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新篇章。
张丽媛 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