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临汾

曲沃县西杨村:板凳议事会 化解烦心事

  村民王某与李某的宅基地纠纷、杨某与孙某的土地矛盾在村“五老一顾问”调解后化解,并通过“纠纷化解红榜”张榜表扬,昔日的对家如今见了面都会互相打招呼。
  这种变化,源自曲沃县西杨村的“板凳议事会”双评机制——每季度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解成效纳入“星耀榜”评比中。该村党支部书记坦言:“过去纠纷闹到村委会,现在靠‘三类调处法’,今年以来已化解各类矛盾23起,同比下降65%。”
  村里上下水改造项目启动前,退休干部徐文章的《制定施工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建议、退休干部李效文的《分段式施工方案》,都被记进乡村干部的蓝色献策本。这些来自“民情议事员”“参事共治员”“议事陪审员”的15条建议,经整理后,让管网改造像链条联动一样环环相扣。村民们瞅着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参与议事的热情像拧开的水龙头,“哗啦啦”地涌了出来。
  村里“灌溉水管爆裂”的消息在群里刚弹出,“帮帮团”成员就秒回“马上到”。5小时后通水视频发在群里,整个流程像钟表齿轮般咬合紧密。这件事,仅是西杨村志愿服务“帮帮团”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对于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紧急问题,西杨村“两委”启动快速通道,形成“报事—响应—处置—反馈”闭环流程,让民生事项平均响应时间从1天压缩至1小时,今年已累计解决水管维修、垃圾清运等事项17件,群众满意度达98%。

牛方翔

短评
“民主议事”议出新气象

  几张板凳围拢,让烦心事有处说、有人解,让主人翁有舞台、有作为,让揪心事响应快、办得实。西杨村的板凳议事会,生动展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层实践新图景。
  板凳围坐,议的是家长里短,谋的是乡村和美。献策本虽小,承载的是民心民智,凝聚的是共建合力。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俯身倾听的诚意里、藏在赋权于民的信任里、藏在高效回应的担当里。当老百姓的一桩桩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在板凳上化解,当一条条好建议在干部们的献策本里闪光,民心的暖流便化成乡村治理现代化最坚实的支撑,凝聚成最澎湃的力量。

李宏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0期

  • 第2025-08-09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3期

  • 第2025-08-02期

  • 第2025-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