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路人反映,市区部分路段存在道路破损坑洼,影响通行。经过派单,太原市城乡管理局,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施工队伍抢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12345热线,一头连着政务服务,一头连着企业群众,自设立以来,坚持全天候、全年无休受理、解答、转办、回访市民来电事项,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而今,“有事就打12345”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同时也要看到,12345热线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机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仍有大的空间,亟待全面提升接办质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印发,要求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加强热线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日前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围绕强化12345热线平台功能,完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等作出安排。
群众满意是衡量热线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用心倾听群众和经营主体诉求,有回应、有行动。晋城市以“一把手”工程来推动12345热线运行,有效解决部门职能交叉、协作不畅、质效不高等短板问题,接通率、办结率、满意率得到有效提升。会不会“键对键”服务群众,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和宗旨意识。
强化热线平台功能,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依托12345热线,强化平台功能,整合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的其他公共服务热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科学配置话务资源,优化互联网受理渠道,完善漏接电话回拨服务,重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实现诉求高效应答。
热线办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晴雨表”,需要更加重视群众和经营主体诉求。通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控工单转派质量,完善知识库动态更新机制,提升政策答复精准度,推行“未诉先办”模式,预判季节性、新业态问题,减少重复诉求,从源头减少问题产生。还可进一步完善诉求受理渠道,支持设置涉企服务专席,专门服务经营主体。
最根本的,还在于提升诉求办理实效。要健全“接诉即办”机制,压实诉求办理单位主体责任,优化办理流程,高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合理诉求。加强对诉求办理的跟踪回访、闭环管理,督促限时办结。对办理质量差、推诿扯皮的诉求事项,通过督查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推动有效解决。优化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既推动提升诉求办理质量,又切实为基层减负。
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工作实效的根本标准。全面提升12345热线接办质效,需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坚持在科技创新中把“民”字写大、把“民”事做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