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8月1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底线”是事态可承受的下限,“极限”是事态可达到的上限,只有做到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才能抵御风浪、安全度汛。
守牢“底线”,要打好隐患排查“主动仗”。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过往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决不能有“应该没事”“问题不大”的想法,要用“大概率”思维看待“小概率”事件,紧盯防洪工程、重大项目等重要设施,以及山洪灾害、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灾害易发区域开展隐患排查,以“放大镜”看细处,用“显微镜”查隐患,真正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备战“极限”,要下好监测预警“先手棋”。今年汛情较为特殊,受雨带北抬影响,我省局部降水异常偏多。面对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相关部门应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城际间”跨区域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综合运用人工巡查与大数据监测等手段,提升预报预警水平,做到响应迅速、行动有力。
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更考验的是干部的责任心。要心中装满敬畏、眼里紧盯隐患、肩上扛起责任、手上拿出实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