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发区

2025年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岩溶地面塌陷

  • 地面沉降

  • 地裂缝

  •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降水、地震等)或者人为活动(如山体开挖、矿山开采等)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山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

      崩塌是陡坡上被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其下部软弱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动,失去稳定性,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简单地说,就是陡坡上塌下来石头或土体。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以自重为主动力作用下,沿着贯通的一个和数个软弱面发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顺坡剪切滑移现象。简单地说,就是石头或土体顺一斜面滑下来。

    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短时性特殊洪流。简单地说,就是大量泥和沙石从沟里流出来。

    地面塌陷
    A.采空地面塌陷

      采空地面塌陷指地下矿体采空后,矿层上部及周边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致地表下沉变形和塌陷。简单地说,就是开发矿产使地面塌下去了。

    B.岩溶地面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是发生在碳酸盐岩(石灰岩等)类分布的覆盖型岩溶区的一种较特殊的地质灾害,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在外动力因素作用下,向洞穴运移而导致的地面变形破坏,其表现形式是产生塌陷坑。简单地说,就是地下溶洞使地面塌陷下去。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的缓变型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某一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面降低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地面沉下去了。

    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表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受破坏,形成裂隙。简单地说,就是地面裂开缝子了。

    (二)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516处,其中太原市744处、大同市585处、朔州市225处、忻州市1066处、吕梁市2326处、晋中市1123处、阳泉市364处、长治市1161处、晋城市359处、临汾市1671处、运城市892处,共威胁人员43.6万,威胁财产183.1亿元。

    按隐患点类型划分

      崩塌6808处、滑坡1358处、泥石流510处、地面塌陷1560处、地裂缝277处、地面沉降3处。

    按险情划分

      特大型39处、大型109处、中型971处、小型9397处。我省99.06%的区域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威胁重,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01%,中易发区占45.95%,低易发区占11.1%。

    地质灾害是否可以预防?

      崩塌、滑坡、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灾害的发生发展时间短促,没有防灾知识,难以预防。灾害一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的灾难,如果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可能会消除灾害的隐患或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具备缓变性特点,灾害的发生发展时间相对长,只要及时发现、有一定的防灾知识,通过避让或人员撤离,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7期

    • 第2025-08-16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